《繁花》热播
引起观众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沪上光景的追溯
光影流转,十里洋场
在广州也能遇见繁花
感受东方与西方融合与碰撞
所产生的烟火
“上海有外滩,广州有长堤”
长堤始建于清末
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主导建设
1914年,长堤竣工建成
长堤分为西堤、南堤与东堤三段
西起人民桥,东至海珠桥
包括沿江西路、长堤大马路等
全长约1.6公里
在老广州的历史中
长堤曾是临江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它毗邻珠江,商贸繁忙
不少外商、民间资本蜂拥而至
商铺、银行、戏院、酒店
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各种中西合璧的地标建筑陆续沿岸拔起
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粤海关大楼
我国最早的新式海关建筑
外滩27号,前身是号称“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1995年成为上海外贸局,是上海外贸经济腾飞的起点。粤海关旧址则是中国现存最早兴建的、最古老的中国海关办公大楼。其所在的广州市沿江西路29号,地理位置优越,既为长堤商贸区的起点,又连接沙面岛商贸区和长堤商贸区,是20世纪初广州城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的一环。
粤海关大钟楼四面各设有直径2.45米的钟表盘,内有5座不同口径的英国进口铜质摆钟,是1915年英国制造,这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好的英国制造全机械传动式摆钟,报时音乐采用国际流行的英国伦敦议会大本钟的乐曲《威斯敏斯特》。旧时,粤海关大钟楼每隔十五分钟报时一次,对于以前在长堤一带生活的老广来说,这音乐和钟声就是生活起居的计时器。
#
南方大厦
我国最早的摩天大厦
三羊牌进入沪联商厦后“大火”,成为比肩国外的名牌。在广州,南方大厦也可媲美沪联商厦。
位于沿江西路的城外大新公司(南方大厦前身)是中国最早的摩天大厦和广州近代最大型的混杂建筑,也是当时广州最受欢迎的购物及娱乐中心,承载了广州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在老广州街坊中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来到广州不去南方大厦,等于白来”。
1938年“城外大新公司”在战乱中焚毁,1954年由广州市政府投资修复后命名为“南方大厦”。重开后的南方大厦除了百货业依旧兴旺外,酒店饮食业也颇为人称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方大厦在广州首创下午茶优惠制度,茶钱只需一角,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往。据说当时凡是从珠江水道辗转去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的游客、华侨都要在南方大厦住上一晚,吃一餐早茶或下午茶,才从西堤码头乘船离开。
#
广州新亚大酒店
曾经的“南华第一楼”
和平饭店客商云集,而在长堤的广州新亚大酒店同样是商贾往来频繁。
坐落在人民南路的广州新亚大酒店,建于1925年,1927年开业,耗资高达30万两白银,最初被人们称为南华楼,有“南华第一楼”美称。建筑采用古希腊神庙柱式,正面耸立着六根爱奥尼式巨柱,首层呈现的是岭南流行的骑楼,具有古典欧陆式风格,气势恢宏,美丽优雅。
南华楼最初设计为写字楼,后来因广州客商云集,往来频繁,且高级酒店并不多见,便把写字楼改为酒店,成为二十世纪20年代广州最豪华最高雅有客房和中西餐厅的酒店。
#
邮政博览馆
广州历史记录者
宝总与汪小姐结缘,始于邮票。当时,邮政是连接广州与外界的纽带,也是人们沟通的桥梁。
广州邮政博览馆位于这座千年古城的心脏地带,它承载着邮政的历史,记录着广州人民的情感与记忆。邮政馆内展示着各种邮票、邮袋和邮筒。在那个年代,每天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寄信、取信、寄包裹。在那个没有互联网和手机的年代,邮政是人们最重要的联络方式。无论是亲人之间的问候,还是商贸之间的订单,都通过邮政传递着。
现如今,这里是一个集展览、收藏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博览馆,有三大展厅,来这里参观不仅能了解和认识邮政历史的变迁发展,选购邮票,还可以领略独特的建筑艺术。
#
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
时尚风潮的前沿地
《繁花》中的灯红酒绿,男女靓衣并不只属于上海,而是那个时代的投影。广州作为全国服装的大集散地,也站在时尚风潮的前沿。
二十世纪90年代,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生意火爆,过了早上九、十点钟,你和最新潮的款式就无缘了。十三行,正是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这里南临珠江长堤,北与知名商街上下九步行街相连,人来货往,车水马龙,延续着历史上十三行的繁华市景,稳坐华南服装批发市场头把交椅。
琳琅满目的档口,成千上万的款式,堆积如山的货物……在这里经营的商户用自己的话说:“收入一直甩同龄人几条街。”
#
电子批发城
挑战与机遇交织的舞台
《繁花》中有一段话,“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西堤二马路,有一片繁华又充满故事的电子市场,是新亚洲国际电子科技城、中百电子城、南方大厦国际电子数码城、新文园国际数码城均坐落在此。这里不仅是电子配件交易的场所,更是无数创业者梦想的起点。
一个档口的老板说,西堤二马路是全国三大电子批发市场之一,产品主要批发到国外,依托着广州这个四通八达的枢纽,西堤二马路像一个辐射源,把各类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商家们在这里上演着自己的“繁花”挑战与机遇交织的舞台,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不懈奋斗。
透过《繁花》
人们怀念二十世纪90年代的繁荣盛况
对于荔湾
我们在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浪潮中阅尽精彩
我们与这片土地一起厚积薄发
对全新面貌的当下满怀希望
【文字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郭展鹏】
【图片 许愿树、广州荔湾发布往期、广州爱群大酒店、岭南控股】
【编辑 邓菲菲】
【审核 段丁、木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