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您能看清这是几根手指吗?”“两根。”……病房内,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正在评估一名因摔伤失明的老人的术后视力情况。
可能有读者感到不解:这名病人眼睛看不见了,为何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为他检查呢?实际上,随着鼻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术设备的不断完善,鼻颅底外科技术迎来快速发展,这名病人正符合运用鼻颅底外科技术开展眼视神经手术的指征。
汕大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罗育新介绍,近年来,该院紧跟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科前沿技术发展,持续完善学科建设,推动了鼻颅底外科、鼻眼外科、眩晕专科、嗓音训练专科等新兴亚专科发展,以更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粤东当地群众。
眼睛手术鼻科医生做?
鼻颅底新技术提供新选择
陈老伯(化名)是一名农民,1月6日他在山上务农时,不慎摔落面部着地,造成面部多处骨折,眼眶处的骨折也让他眼睑肿胀得睁不开眼,于是家属紧急将他送到汕大附二医院治疗。经过综合评估,陈老伯被收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
接诊医生林宇博士介绍,经过积极治疗,当晚老人眼睑肿胀已逐渐消退,这时陈老伯才意识到自己的眼睛无法看清:摔了一跤,眼球受损,视力损失。为了进一步明确损伤部位和原因,医生为陈老伯完善CT检查,邀请兄弟院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开展检查会诊,确定是因外伤造成视神经受血肿和水肿的压迫,导致陈老伯视力迅速下降。
经过周密准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团队为陈老伯开展了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术后三天,陈老伯视力逐渐恢复,医生评估老人的预后良好,很快将能恢复视力。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正在手术中。 受访者供图
眼睛的病变,为什么可以通过鼻子进行手术呢?林宇博士介绍,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精密的器官之一,在以前,病人颅底部位如果发生病变,这些部位在鼻内镜下往往是“手术禁区”,而开颅手术难度高、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鼻颅底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前的“手术禁区”变成了自由、开放、清晰的手术区域,医生可以通过鼻腔自然通道,绕过脑部到达颅底进行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据介绍,汕大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将鼻颅底外科新技术运用到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残留、鼻咽癌放疗后骨坏死、脑脊液鼻漏、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垂体瘤、脊索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的治疗中。其中,视神经减压术(外伤性)总体效率已达到了90%。林宇博士表示,科室还持续开展多学科会诊,同眼科、神经外科、影像学科和口腔颌面等兄弟学科开展临床讨论,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除了鼻颅底外科之外,鼻眼外科也是汕大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特色专科之一。“自从我们的学科范畴扩展到了眼眶,容易让人误以为鼻科医生转行做了眼科医生。”林宇博士笑着解释,其实是耳鼻咽喉科医生从鼻科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眼眶的疾病。目前,科室已常规开展眼眶内感染、眼眶内肿瘤、泪囊吻合以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等与鼻腔密切相关的眼眶内疾病。
眩晕竟是耳病惹的祸?
专业团队应“晕”而生
不少读者自己或身边人都曾有过“晕车”“晕船”的经历,近日,一名南澳渔家妇女因反复眩晕3个多月来到汕大附二医院就诊,她认为自己是嫁给渔民后“晕船”留下了后遗症。实际上,这名妇女可不是“晕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锐键副主任医师接诊并检查确诊她为耳石症,并施行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治疗刚结束,这名妇女就表示此前天旋地转的感觉瞬间消失了,头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据介绍,眩晕是医院门急诊极为常见的主诉之一,是继发热、疼痛之后,门急诊第三常见的症状。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约1亿人眩晕发病。但是,眩晕的病因复杂,涉及的病种超过100种,属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由于对眩晕的不了解,每年都有大量的眩晕患者在神经内科、骨科、眼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精神心理科等专科辗转就医。实际上,近七成的眩晕是耳石症等耳鼻喉相关疾病。每年,汕大附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接诊的眩晕患者就多达5000多人次。
“培养优秀的眩晕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罗育新表示,连年来,科室将眩晕专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持续推进人才、技术和设备的提升。李锐键正是粤东地区较早开展耳石症诊治的专家之一,十余年来,他带领团队医生开展眩晕疾病中耳石症的复位治疗,不断提高对复杂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眩晕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目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配备了粤东地区先进的眩晕专科检查医疗设备,先后引进了视频眼震电图、头脉冲试验仪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眩晕专科检查治疗设备,常规开展眩晕专科各类检查项目,助力医生判断眩晕病情,提供精准化的治疗。
李锐键介绍,眩晕症状往往反复发作和迁延,许多眩晕的病人经过治疗后虽然不再感觉天旋地转,但仍残留有头晕不稳的感觉,这时就需要进行眩晕的康复训练指导。科室医生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前庭康复方案,开展训练指导,目前已成功帮助许多患者更快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同时有效减少了眩晕的复发。
声带损伤不用开刀?
特色专科提供精准服务
“家人们准备好了吗?3、2、1!上链接……”在直播带货盛行的时代,相信每个人对这样的声音并不陌生。网络主播们在直播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不间断高音量、快语速地用嗓,对声带的使用强度非常大。有些主播会出现“工伤”:声音嘶哑、说话费劲、反复清嗓子、咽异物感等声带损伤的症状,甚至出现声带小结。
罗育新介绍,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粤东地区最先开展嗓音训练的科室,目前嗓音训练也已经成为科室的特色项目之一。他介绍,嗓音训练不需要“开刀”手术,只通过规范治疗和训练,患者的声带小结即可治愈,有效提高“言”值。嗓音训练不只适用于主播,也适用于有嗓音问题的儿童,以及教师、销售等职业用嗓者,还可以帮助男声女调、女声男调或心理因素导致的失声症等恢复嗓音。特别地,嗓音训练还能帮助喉肿瘤患者的术后声音恢复。
除了嗓音训练外,汕大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还开展了多项特色专科服务,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耳显微外科。在科室专家康炜骠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该科2011年在粤东率先开展耳内镜诊疗及相关手术。而从事耳鼻喉工作近20年的康医生,正是开展各类型中耳炎手术及人工耳蜗手术等耳显微手术的专家,目前已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400多例,他也成为粤东地区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最多的医生。
“我们科室历任主任和专家为科室发展注入了厚实文化,我们笃信大医精诚,团队学术氛围浓厚,将在成熟的微创诊疗技术基础上,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罗育新介绍,汕大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完善专科多病种的人才梯队建设,力促各亚专科发展,做强专科特色,以精准诊疗服务助力汕头夯实区域医疗高地建设。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