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区出现一例输入性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起因是捕抓、宰杀和烹饪野生鼬獾
如果你爱吃野味或经常
接触野生动物就可能感染上它!
01
什么是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是一种经蜱(常见为长角血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羊、牛等家畜及野生哺乳动物身上常寄生有蜱虫。
02
布尼亚病毒的传播途径
经常接触、屠宰、食用野生哺乳动物是引起蜱虫叮咬的高风险行为。
此外,研究发现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也能引发感染。
03
常见的临床症状
一旦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就极大可能诱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症状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会抽搐、昏迷、休克、全身弥散性血管凝血,甚至死亡,死亡率高达10%。
04
如何预防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春节期间倡导文明餐桌,不捕抓和宰杀野生动物。
饲养牛羊等家畜的居民日常使用杀虫剂(如高效氯菊)灭蜱。
户外活动时注意个人防护,遮蔽裸露皮肤,防止蜱虫叮咬。
新型布尼亚病毒不耐酸,对热敏感,60℃30分钟能够完全灭活病毒,病毒对紫外线和次氯酸敏感。
END
供稿 | 海珠区疾控中心 传防科
编辑 | 海珠区健康教育所
声明 |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