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应急:精做“三篇文章”助力港城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启航。

在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湛江这座“千年古港”正迎着新时代前进的号角,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处处焕发勃勃生机——西城片区产城融合提速,擘画着城市蝶变跃升新图景;高铁新城建设蹄疾步稳,“五龙入湛”正从图纸走进日常;吴川空港经济区振翅欲飞,书写“空铁时代”新篇章;海东新区集商贸科创文旅于一体,全力孕育城市新“芯”……

面对一系列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湛江市应急管理局科学应备、时时应变、统一应战、精准应灾,全力做深做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筑牢安全生产基础、推进科技信息化“三篇文章”,为湛江市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实现高质量发展澎湃出更多的发展新机遇、新动能。

提前部署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坚固防线

“赤坎区7名老人和2名小孩被困,现场涉水深度超过1.5米。”“霞山区一名60岁以上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自行脱险,现场涉水深度超过1米。”“霞山区一小区积水,水深齐腰,2名瘫痪老人被困一楼,急需转移。”……随着台风“三巴”逐渐接近,受其外围环流和偏东气流共同影响,2023年10月19日起,湛江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市区部分路面积水内涝严重。湛江市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迅速进入防汛临战状态,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带队到吴川市前方指挥部指挥,市长曾进泽和常务副市长黄明忠坐镇湛江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经过全市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湛江市经受住了台风的又一次侵袭。

防御有力的背后,是湛江市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的缩影。

湛江市三面临海,是全国受台风暴雨影响最频繁、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据气象部门统计,湛江市是我国台风登陆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面对此等局面,湛江市不断总结长期防御台风的成功实践和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在2022年重新修订《湛江市防风防汛防冻防旱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执行湛江市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做到按照防风应急响应等级,区分重点执行防风“八个停”。2023年初,湛江市制定印发《湛江市防台风“六个百分百”工作指引(暂行)》,进一步明确防风重点部门工作责任和执行规范。

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关键在于责任的落实。湛江坚决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风工作责任制,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落实了三防机构和人员,做到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切实将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到基层。湛江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程进说:“在每次抗击台风暴雨过程中,市、县、镇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和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都靠前指挥,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湛江市举行基层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同时,湛江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发挥三防指挥部的工作统筹协调和防范应对职能,严抓三防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有关工作要求,对存在突出风险、防御工作存在不足的部门及时发出工作提醒。“在防御台风‘三巴’期间,有1名男子驾驶乡镇渔船违规出海。”自然灾害救援和救灾物资保障科负责人介绍,相关政府部门事后及时注销该艘乡镇渔船资格,并对该镇的相关领导未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进行约谈。据了解,湛江市今年已累计发出2份通报和32份工作提醒函,切实以高压态势坚决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此外,在遭受台风和强降雨期间,湛江市应急管理局及时向市共青团、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函,要求社会力量做好应对准备救援准备工作。目前全市共有6支登记注册社会应急力量,2023年参加应急救援共38次,共出动184人次。应急指挥科负责人表示,虽然社会力量参与热情高涨,但还要加强应急救援装备、专业技能等软硬实力,进而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工作。

正是这种从上至下的高度责任感,湛江市三防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效——2023年,湛江市成功防御“泰利”“苏拉”“海葵”“小犬”“三巴”5次台风袭击、14轮强降雨和9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全市启动、调整应急响应共28次,全年响应时间长达407小时,全市没有一宗水库溃坝,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的防灾减灾目标,为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湛江市举行水域救援演练。

以铁的手腕

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不动摇

2023年8月,一场特别的约谈会在湛江市应急管理局举行。因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力,湛江市安委会对落实不力的县(市、区)进行约谈。自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开展以来,湛江市已经对该项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部门发出31份提醒函、督办函。

安全生产始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盘,严控各类事故、确保安全大局稳定是中心任务。湛江市历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入2023年,湛江市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抓手,以强而有力、精准严格的执法行动,督促推动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认真排查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湛江市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湛江市紧扣责任链,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机制,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日提醒、周通报”机制,进行实时排名动态预警、适时调度、定期通报,推动专项行动纵深发展。“除了发出提醒函、督办函,我们还在9月份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督导检查,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真查隐患、查真隐患。”湛江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和调查统计科负责人说。

在湛江市应急管理局的带动下,全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督导组赴重点县(市、区)对重点企业督促指导,了解企业遇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弱项短板,现场指导解答,推进隐患排查整治。“例如湛江市卫健局开创‘三查一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模式,检查了80余间卫生医疗单位,汇编安全生产问题并督促落实整改;湛江市水务局则邀请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到雷州、廉江、经开区开展指导服务。”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行动下,湛江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氛围蔚然成风。

据了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湛江全市共实施行政处罚超过4000次,罚款超3500万元,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一案双罚”25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82家,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446家,公布典型执法案例62个,约谈通报有关地区及部门139次。

智慧监管

把准科技信息化方向不马虎

“您好,这里是湛江市应急管理局,我们通过监管信息平台中心视频监测,发现贵司中控室现处于无人值守状态,24小时值班制落实不到位,请及时处置。”在湛江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话告知企业主要负责人需要马上去处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走进湛江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监督多家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电脑屏幕上展示着企业生产、操作储藏等空间的实时监控视频,重点区域各岗位在线作业等情况一目了然。“全自动化操作之下,企业原先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整理好的生产数据,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借助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一键预览。”相关监管部门可以直观地查看安全风险分布图、运行指数等动态图表信息,按照对应的危险等级颜色标识,对危化品进行安全监管,让纸面上的数据活起来,为安全风险趋势研判、指挥调度等有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通过预警信息可详细查看各化工区具体的企业预警点和报警内容,应急管理部门再利用在线巡查、监管反馈功能,实现风险预警信息消除的闭环处置,做到‘最后一公里’的精细化管理。”如果企业预警次数过多,或者预警后企业没有及时处置,安全监管人员可督促指导该企业解决问题,直至现场执法和处罚,做到隐患动态为零。

通过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能实时查看作业船只情况。

“台风即将登陆,请各作业船只回港避风,所有人员上岸并通过系统报备。”2023年防御台风“苏拉”期间,湛江市首次启用湛江数字能源网海上风电安全管理平台开展海上风电场防台风工作,有效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

当前,湛江现有投产运营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风机194台,用海面积1100公顷。尤其是2021年以来,国家电投湛江徐闻600兆瓦海上风电场项目94台风电机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亚洲在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也意味着湛江的海上风电运维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全力确保湛江海上风电安全生产,湛江市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系统的统筹协调作用,要求各单位、部门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作为能源领域的主管单位,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以海上风力发电为切口,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智慧运维”探索,率先采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海上风电安全生产监管,研发了湛江数字能源网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以能源、地理、气象三要素为基础平台,将湛江全域海上风电、海上送出通道、电网网架、燃煤电厂、光伏等新能源全部纳入系统,实现人、船、环境的数字化监测与线上监管。2023年7月27日,该平台正式上线,湛江成为广东省首个开发数字化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的地级市。

“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平台监控,我们能及时发现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可以对海上风电的各项安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保障海上风电的安全稳定运行。”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岑丹红介绍,该平台能结合人员室内外定位、SOS一键呼救、脱帽报警、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人员进场及撤场全流程无死角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作业人员进行高可靠性的动态管理及核准。

“该平台除了构建海上风电安全生产的‘一图通览’,也构建起了防台风管控的‘一网通管’。”湛江市应急管理局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能结合台风路径及海上风电项目、船舶、人员位置分布情况,有效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实现从防台风启动、应急响应、信息报送的防台风动作全过程监管,并结合手机短信、APP等实现防台风管控信息动态跟踪。

“通过该平台,现在我们可以在台风来临前,提前把天气的变化告知风电场船长,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台风即将登陆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平台监测船舶撤离情况,确保船舶安全。”岑丹红介绍,“现在,我们能真正做到在千里之外就可以实现多维度全面监管。”

湛江市通过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多部门协同的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等能力,逐步改变传统经验式、粗放化的应急管理方式,向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转变,为守一方平安增添一道信息化的“安全墙”。

勇立潮头,春山可望。湛江市应急管理局做精做好“三篇文章”,奋力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湛江新篇章。

【来源】《广东安全生产技术》杂志

编辑 陈文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