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流转,转眼已进入2024年。1月12日上午,揭阳新年第一大会——揭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新一年的增信心、鼓干劲、布新局。“盘点2023”系列报道将与您共回眸揭阳2023年拼搏征途上的亮点、重点事件。
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食为天人,农为正本。2023年揭阳农业板块受关注度较往年提升不少,助农惠农活动全年无休、优质农特产品不断走出去、农业发展格局也逐渐清晰。
这一年,揭阳农业活动更具热度。4月的“揭阳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城镇建设工作启动仪式暨特色产业展示活动”,6月的“惠来五宝国际网络节+云展会暨惠来县‘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招商推介会”,8月的“‘揭农多尚品·尝味来揭东’揭东区竹笋文化节专场系列推介会”,9月,揭东、揭西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先后开幕……2023年以来,揭阳举办多场大型线下活动,搭建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展销之窗,并通过特色展演、展销和赛事活动展示农村美、产业旺、乡风和。
这一年,揭阳农产品更具知名度。中央、省直媒体多次聚焦揭东竹笋、普宁青梅、惠来鲍鱼、揭西炒茶等农特产品,揭西橄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月,揭阳正式启动高质量农业城市品牌“揭农尚品”建设工作,历时半年多完成了产业调研、标准制订等相关工作,对全市首批42个品牌产品赋予“揭农尚品”标志使用权。与此同时,揭阳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深挖各县区农业特色,着力打造揭西“山珍”、惠来“海味”、揭东普宁“潮乡潮韵”预制菜品牌。
这一年,揭阳农业发展更具思路。揭阳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以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为主抓手,按照“链园一体”工作思路,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国家级示范镇3个、示范村3个,省级专业镇9个、专业村100个;同时,聚焦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服务产业链,规划设立4个现代海洋牧场养殖区。
绿美建设掀起新风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揭阳积极响应省委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群体的植绿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义务植树超过60万株,掀起全民植树造林热潮。
这一年,绿美揭阳交出亮眼“成绩单”。揭阳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3万亩、森林抚育7.37万亩,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71个,完成年度任务;评审通过《揭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新建城市绿地36个,改造提升公园等绿地14个,增植树木绿地246个,完成道路绿化212.7公里、水岸绿化51.73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从“目之所及”入手推进身边增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建设了一批“清风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全民植绿护绿让城市提颜更宜居。
这一年,植绿文明蔚然成风。3月,揭阳创新开发并全面推广的“我为家乡种棵树”义务植树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云”上认种、“码”上种树成为新风尚,全市累计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45个,收到认种金额411.5万元,认种树木3万株。人人参与,添一片绿。揭阳充分调动镇村干部、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的植绿积极性,该项工作贯穿全年。据统计,2023年全市开展植树活动1921场次,收到捐款5257.15万元,逾10万人次参加植树活动,种植苗木58.37万株。
这一年,护绿爱绿成为共识。揭阳推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对全市2087株古树名木进行记录入档,通过建档挂牌、完善制度、加强养护等措施,实现“一树一档”精细化保护管理;同时,在巡山护林方面,在原有护林员的基础上推行“林长制”,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明确各级林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有力夯实揭阳的绿色家底。
【统筹】唐楚生
【图/文】程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