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勇当先锋 | “一带一路”深圳十年

南方+

几内亚湾北岸的加纳共和国,坐落着由深圳能源集团建设的天然气电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深圳援建的中巴新友谊学校——布图卡学园启用后,为数千名巴新学子带去学习新希望;深圳音乐厅内,第四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重磅回归,“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顶尖音乐家们跨越山海来相会,共同奏起丝路新交响……

图来源:深圳市文体局

图来源:深圳市文体局

时空穿越千年,丝绸之路上的精彩故事仍在续写。

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深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位于南海之滨的深圳,是全国最早、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城市之一。十年来,深圳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不断拓展,从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领域,到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能源电子、绿色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逐步构建起健康、绿色、数字、创新丝绸之路,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个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深圳丝路故事”。

面向“新十年”,深圳正协同、融合、一体化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和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动“一带一路”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勇当先锋、贡献力量。

受访者供图

“硬联通”

海陆空“全方位链接”

货如轮转经贸攀升

在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湾区号”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开始全新一天的工作。货物通过该列车16天即可从深圳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比海运节省半个月运输时间。

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2020年8月18日,“湾区号”中欧班列始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将“湾区制造”送往中东欧。截至2023年底,“湾区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76列,货运量5.48万标准箱,覆盖德国、法国、意大利、白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

如果将中欧班列比喻为“钢铁驼铃”,象征先辈们的筚路蓝缕,那么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目的地的机场货运航线,则是为丝绸之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勾勒了人们对“空中丝绸之路”的想象。

作为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东盟是深圳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自RCEP协定生效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启动以来,深圳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入。

截至目前,深圳机场口岸已开通9条前往东盟地区的货运航线,每周进出货运航班达96架次。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对东盟进出口达4376亿元,增长7.8%。

图来源:深圳海关

图来源:深圳海关

不仅如此,9月13日,深圳机场开通首条中亚货运航线,该航线从深圳飞往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开通后,深圳机场货运航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通航城市增加至16个,大幅提升了便捷程度。

深圳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港口链的影响力亦不断扩展。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深圳港已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3个港口建立友好关系。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深圳不断拓宽国际市场,增强与共建国家的贸易联系。据深圳海关统计,深圳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从倡议提出之前2013年的7474.7亿元快速攀升到2022年的1.19万亿元,增幅达59.1%。

与此同时,着眼于双边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深圳市贸促委在印度、加纳、尼日利亚、墨西哥等地设立11个海外经贸联络处,积极打造产品海外展示中心、组织企业出海办展参展,促进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推动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

“软联通”

投资贸易双向奔赴

规则对接护航“出海”

2013年-2023年十年间,深圳市民营企业对共建国家进出口以年均12%的增长速度,成为深圳与共建国家贸易中的拉动力量。其中,明星企业们组成“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梦之队”,为改善当地经济生活发挥了显著作用。

在数字经济方面,深圳以华为、中兴通讯等科技巨头为代表,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助力共建国家实现数字化转型。

图来源:中国电力网

图来源:中国电力网

在沙特阿拉伯西部,沙特“2030愿景”重点工程——红海新城正拔地而起。2023年12月,华为打造的全球首个GW级100%新能源供电的独立微网项目投入运行,为红海新城100万人提供绿色供电。除了绿色能源,华为还为共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基础设施,还针对当地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据2022年6月数据,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部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赢得了全球大量城市管理者和企业的信赖。

中兴通讯则致力于推动5G技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普及和应用,助力构建信息高速路。其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在亚洲和拉美地区致力于提高通信网络覆盖率和家庭宽带体验,在欧洲大力推进5G网络商业落地,在非洲专注于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通信民生服务。

在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50多个文件中,中兴通讯的业务已覆盖110多个国家,海外员工总数超1万名。

在移动社交领域,微信日益受到东南亚青年人的喜爱。截至2019年,在聊天类即时通讯工具中,马来西亚微信用户占比40%,新加坡占24%,泰国占17%,印度尼西亚占14%。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广受共建国家的欢迎。截至2023年10月,微信支付已经覆盖6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合作机构超千家,境外商户超400万。

在新能源方面,比亚迪已成为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龙头,其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已遍布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0多个城市。近年来,比亚迪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业务拓展到了乌兹别克斯坦、泰国、新加坡、埃及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比亚迪签约泰国WHA工业园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来源:比亚迪官网)

比亚迪签约泰国WHA工业园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来源:比亚迪官网)

为护航企业“出海”,深圳积极进行规则对接,与共建国家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进行合作,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

例如,自2019年深圳与新加坡签署《关于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倡议的谅解备忘录》以来,深新双方累计签署项目合作备忘录29份,启动4批48个重点项目,带动形成了深新前海智慧城市合作创新示范园区项目等一批合作标杆项目;

2023年以来,深圳积极参与印尼区域经济走廊建设,印尼新首都规划经验交流合作四方谅解备忘录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为深圳企业借助参与印尼新首都建设“走出去”提供丰富契机。

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商事纠纷不免困扰企业。为此,深圳成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和“一带一路”法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首个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文法律公共数据库等,帮助“出海”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

“心联通”

“小而美”的民生项目

筑起跨国“连心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十年来,深圳积极传承与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及精神,广泛开展人文交流、教育交流、医疗合作和各类交往。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深圳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民间交流中,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在人文交流方面,深圳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艺术交流不断擦出火花。自2017年深圳创设“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来,本着“联通中外、沟通世界”,已邀请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位世界优秀艺术家,带来72场精彩演出和活动;2023年9月27日-30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新加坡连续演出4场,现场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在中西文化荟萃的新加坡呈现了一场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

来源:深圳文体局

来源:深圳文体局

在医疗方面,深圳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深圳积极推进“深巴”卫健交流合作,接受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总医院医务人员来深培训,在巴新实施“中国深圳-巴布亚新几内亚疟疾防治中心建设暨复方青蒿素清除疟疾示范项目”,在巴新试点开展全民服药清除疟疾师范项目,受到中外方卫生部门认可。

在教育方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创了中国与俄罗斯教育合作的典范;深圳各职业院校已与28个共建国家的6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和关系;“中巴新友好交流班”在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揭牌,将带动深圳教育成果惠及巴新当地民众。

来源: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

来源: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

在双向互访方面,深圳迄今累计接待各类外国来访团组3050批超2.8万人次,与58个共建国家城市结为友城,接待国际游客1518万人次。

同时,深圳的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也纷纷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开展教育援助、扶贫济困等项目,为提升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例如,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系湄澜”项目集群,围绕促进南南合作,通过“共享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湄公河太阳村”等四个项目,让深圳特区经验为湄公河国家带来新启发,让先进技术和产品造福当地民众。该项目集群被写入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来源: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来源: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随着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开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心相通的故事也不断在这座城市精彩演绎:塞尔维亚足球教练斯尔詹·加西奇危急时刻跳海救人,被深圳市民誉为“最帅老外”;墨西哥、罗马尼亚等多国志愿者疫情防控期间主动为社区服务,一句“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被无数网友点赞。

十年,是节点,也是新的起点。深圳将围绕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跃升、持续深化互联互通务实合作、高标准参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开拓人文交流合作新局面等九大领域,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效。

【撰文】蔡敏玲

【统筹】杨磊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