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大代表杨择郡:多措并举让惠州跻身演出市场热选地

南方+ 记者

▲点击图片阅读专题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总票房为167.93亿元,同比增长673.5%。《2023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也表明,2023年三、四线城市音乐演出增多,演出城市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惠州市人大代表杨择郡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惠城区分组讨论中表示,惠州要多措并举跻身演出市场热选地。

大型场馆交通不便,小型场馆硬件欠缺

杨择郡认为,目前惠州演出市场不够繁荣,首要原因是大型场馆交通不便,市民出行困难。“以惠州最大的场馆——奥体中心为例,场馆可以容纳4万名观众,但在去年9月一场演唱会期间,奥林匹克中心内部及周边道路不设停车位、不允许临时停靠上下客,仅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或者搭乘接驳车。”杨择郡说,奥体中心也并不毗邻惠州的公共交通枢纽如惠州北站等。因此,一方面本地市民出行不易,也无法吸收周边城市的客流;另一方面,只有一线巨星才能匹配奥体中心4万观众的容量,可相比起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其吸引力和市场号召力又远远不及。

再将目光聚焦在小型场馆。近几年,国内的文化产业腾飞,不少优秀作品出圈,热度不输明星效应。“但遗憾的是,多个大IP没有选择惠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少过硬的硬件设施。”杨择郡以音乐剧之王《歌剧魅影》为例,当初为了让这部剧能够引进广州大剧院,剧院基本上提前一年就开始考察,各个灯光、音响的切换点的准确度要求达到零点几秒。“一部好的剧目,对剧院的设备、演出支持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在硬件上没有优势,这就导致了它屡屡与高质量演出失之交臂。”杨择郡说。

优化现有场馆配置,规划新增场馆

基于以上问题,杨择郡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优化现有场馆交通设施与配置。可以通过征用周边道路作为临时停车场、增加接驳车数量与接驳车上下客点,并在社交平台上宣传出行方式和具体线路的建议,吸引外地游客无障碍通行

二是多元化盘活现有场馆。像使用次数少、质量差的场馆应该及时启动盘活规划,比如借鉴东莞市市民中心招商引资live house厂牌“太空间”。

三是找准市场定位,兴建新型场馆。在场馆的规划考虑上,应当全面、客观,在一定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慎重考虑。杨择郡建议重点考虑在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新建,因其地理位置临近深圳,交通配套相对完善和有较大发展空间。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