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以南,揭阳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南方+ 记者

最近的“尔滨”,引发了一波南北联动。在与哈尔滨直飞的航线中,坐落在国境之南的广东揭阳也是网红。

千年古邑与神州北极的文化旅游资源天然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架起了南北文旅合作的桥梁。2023年,揭阳与哈尔滨、大兴安岭地区高频互动——

3月,揭阳与哈尔滨、大兴安岭地区三市旅游协会共同签订“万人互游行动”合作协议,6月应邀参加漠河第三十三届北极光节暨开展体育和文旅交流宣传推介活动,12月参加在哈尔滨市举办的“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冬季推介会,盛情邀请北方游客到揭阳体验特色文化民俗活动……这一年,揭阳、哈尔滨、大兴安岭地区游客互送5万多人次,一南一北,紧密互动。

天生丽质,千年古邑,恬静的生活气息中带着“烟火气”和“人情味”,是揭阳这座城市留给不少人的印象。

回顾2023年“新春顶流”火爆全网的揭阳普宁英歌正是来自这里。除了“火出圈”的英歌舞,这一年又炫又燃的揭东乔林烟花火龙备受瞩目、Q弹香糯的惠来隆江猪脚香飘四海、工夫茶也成为游客“茶”看揭阳的新窗口……这一年,揭阳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城,她在跳出“舒适区”绽放独有的美丽,吸引八方来客。

气势雄浑的揭阳普宁英歌。许谦慎 摄

去年揭阳有多火?

据2023年揭阳市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1月1日—12月31日,累计总游客3924.6万人次,同比提升39.75%。其中,春节月(1月份)入揭游客到达峰值为490.6万人次。这一年,揭阳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多元融合推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赋能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揭阳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有什么看头?

回看过去一年,观赏性、体验性、商贸性在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一年的工作历程中都可找到促进供需对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写照——

有可看性。这一年,揭阳重点展示英歌舞、舞狮、烟花舞龙等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新业态,举办“揭融湾区 阳耀古城”揭阳古城音乐会和英歌雄狮耀古城巡游活动,线上直播观众达到90多万人,线下现场观众10多万人,观赏性实现从台下到台上的演绎革新;

有互动性。这一年,首届龙舟民俗文化周龙舟赛、铁人三项、马拉松、潮汕千人武术精英赛等群众体育不断创新形式,赛事分别在揭阳的山川江河之间举行,选手收获沉浸式的体验,让人惊叹美景无处不在;“中华战舞•普天同庆”——普宁英歌文化节、中国(揭阳)玉文化节、揭阳古城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惠来开渔节、揭西梅花节等系列活动,焕发着揭阳的文化新魅力和现代新活力。

揭阳举办首届龙舟民俗文化周。林树鸿 摄

有效益性。这一年,积极推进“走出去”“引进来”,揭阳招商引资的“文旅朋友圈”扩大到大兴安岭、武汉、杭州、东莞等地,策划推出了“五一来揭阳”主题旅游线路、“广东人游揭阳·助力‘百千万工程’”惠民之旅等活动;以及举办“投融对接进揭阳”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对接活动,突出文旅资源商贸性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2023年全市文旅业签约项目21个,其中新开工6个、投产8个,市体育中心、惠来体育中心等项目启动。

文旅带来的火热,为这座原本恬静的城市描绘了游人如织的一笔,古朴典雅中更显朝气。

“有点不一样

在搜索引擎输入:揭阳哪些地方好玩?

头几条结果,推荐了坐落在市区的揭阳古城。这一年,进贤门、揭阳学宫、城隍庙、中山路骑楼街成为不同游客心里的“C位”。

“在时代的变迁中仍洋溢着烟火气,中山街保留着这座城的原始底蕴。”@小林同学;

“学宫广场旁的老城区是一处有着历史文化氛围和独特地域特色的地方!”@雨辰的旅途;

“进贤门城楼游客永远不会落下的地方,一到晚上灯光亮起超有feel。”@IF-

“古城不止有古,还有活力青年。”@胖太可乐

“这里的人不管是对游客的热心,还是参与民俗活动的热情,都是因为他们的热爱,那个叫揭阳的地方。”@谈谈房车一家亲

……

网红达人 @羊毛月、@小小莎老师、@谈谈房车一家亲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接踵而至,既能感受潮汕建筑与工艺美术出彩的碰撞,又能感受年迈坚守的“原住民”和文艺青年创业新潮化的交融。2023年入揭游客到榕城区509.55万人次。

暮色里,揭阳古城华灯初上。林志鸿 摄

嗅到人气和艺术的气息,揭阳有意识地聚集更多人的文旅需求。

这一年,除了推进《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保护规划(2021—2035年)》和4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完成榕城进贤门抢险加固工程、揭阳学宫外墙保养维护、揭阳城隍庙和古榕武庙消防工程等古城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建设,推进揭阳学宫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展览升级、丁氏光禄公祠展陈布展工作等。

在此基础上,依托揭阳学宫、进贤门等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揭阳美 美揭阳”原创歌曲音乐会、“开笔礼”、书画培训、经典朗诵、“进贤故事会”、“出花园·上书斋·丁府里”——揭阳市“七夕”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等公益文化活动近200场次。

今时今日的揭阳古城,既承载历史,也包容当下。

2023成绩满满

丰富群众精神供给、做强公共文化服务、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带动旅游经济……2023年,揭阳在努力寻找“稳稳的幸福”。

对内,着眼于县镇村——

这一年,揭阳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15个社区体育公园、30个全民健身设施示范点、7个24小时智慧书房和1个书吧、1个文坊成为群众日常打卡地;400多场次文化艺术普及志愿活动和186场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为群众送去“精神大餐”,还有“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328场次、潮剧“送教上门”42场次、各类阅读活动152场次。

对外,这一年揭阳不再低调——

“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文化和旅游夏季主题推介、广东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组织玉雕、木雕等工艺精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荣获8件金奖、8件银奖、6件铜奖。选送旅游商品“老茶墩·英红九号”(茶叶)参加2023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金奖。

“更新”等级旅游景点榜单,大洋国际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普宁“八一”纪念馆、揭西大鹿农业公园成功创建3A级景区,普宁市南溪镇、普宁市利泰飞鹅岭农业公园、惠来县广东龙翔谷生态园获评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镇)。

“精神食粮”更具“百味”,普宁《大山里的红旗》荣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二等奖”,完成两部新创本土潮剧《风雨同花渡》《少年林大钦》的剧本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广东省第十五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揭阳市选拔赛、复赛等事宜圆满完成,揭阳市文化馆王哲珠长篇小说《姐姐的流年》和青年艺术家谢燕珊创作的剪纸长卷《汉唐遗韵·大美潮汕》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圈粉”男女老少,非遗火遍国内外,揭阳普宁英歌参加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活动,普宁英歌、青狮、潮剧等非遗项目到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展演。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更有力,全市新增23处市级文保单位、41项市级非遗项目,2个非遗产品被列入省非遗手信,核定公布市第二批革命文物9处。

……

这一年,揭阳的“稳稳的幸福”藏在不歇的步履下,热烈的发展浪潮里。

暖阳、沙滩、海浪......@“尔滨”们,“冬养揭阳”何不乐哉?陈少强 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2024年“开年网红”哈尔滨旅游呼声高涨,“广东文旅”“粤东西北文旅”“潮汕文旅”被网友不断喊话时,这座去年热情招待了近4000万游客的城市揭阳准备好了。

“全国民俗看广东,广东民俗看揭阳!”英歌舞、烟花火龙、舞青狮、行彩桥、灯杆彩凤、大长陇贺灯……来揭阳,共赴2024年春节,一起畅享这场翻涌澎湃的民俗盛宴!

回顾2023年揭阳春节民俗活动“重头戏”——烟花烧龙!开启2024年好运

00:39

(揭阳乔林烟花火龙,时长共39秒)

“尔滨”以南,揭阳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文字】唐楚生 张冰纯

【视频】陈憧炜 程羽

编辑 宋芾
校对 谢日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