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镇东境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北部,是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明清时属崇贤都,民国时期属贤都。中国理学鼻祖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流传千古。东境村是周敦颐后人的集聚地,自南宋开庆年间(1259)开村,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姓周的族人繁衍生息。
《增城县地名志》载:原来因村前为湖洋田取名湴村(方言“烂湴”即“泥泞”之意)。1952年土改时划分为湴村小乡。1955年成立湴村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取名为集锋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社时分为两部分,此村相对西境位于东部名东境农业社。1958年,属腊圃区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称为东境乡。1987年,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东境村委会,属腊圃镇。1989年改属小楼镇。名称沿用至今。周氏宗族自迁居此地以来,秉承祖风,治族倡学,重教兴农,历代人才辈出。今日的东境村,仍然古风盎然,文物古迹众多,完整保存着宗祠、家塾、麻石老街及古朴的民居等,明清年代青瓦建筑有近500座,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10座,现存古巷20多条,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族痕迹,其中,建于1821年的文笔塔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境村是著名的冬瓜村,村民以主种两造冬瓜,间种一造马铃薯或增城菜心为主,适时的播种收割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让村民走上了奔康致富路。近年来,东境村的新楼房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当地人称这些楼为“冬瓜楼”“致富楼”。民风淳朴的东境村,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交融的闲情逸致。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民政局,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诗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