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也是我国审判体系的“神经末梢”。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是人民法庭履职尽责的一方天地。
身处深圳人口大区,收结案量、人均结案量均居全国前列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下辖西乡法庭、沙井法庭、松岗法庭、福永法庭、石岩法庭等5个派出法庭,它们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基层治理、维护公平正义中起着重要作用。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联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推出《宝安·百姓身边的法庭》系列,以5个派出法庭为观察视角,看超大型城区社会治理的法院样本,观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法院模式。
(沙井法庭:打造新时代智慧法庭,时长共3分01秒)
沙井法庭:打造新时代智慧法庭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沙井法庭管辖区域覆盖沙井、新桥两个街道,为近137万群众提供司法服务。
它也是宝安法院5家法庭中,唯一集中管辖全区交通事故案件的派出法庭,年均受理量达800余件。
此前,交通事故案件的理赔数额计算复杂,赔偿标准也不统一,导致调解率低、审理周期长。
为了公正、高效地解决道路交通纠纷,沙井法庭积极打造“智慧型”法庭,协同各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探索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以下简称为“道交一体化”系统),有力实现了“案结事了”。
深圳最早试点
“道交一体化”的基层法庭
2017年,全国14省市联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
在深圳,最早试点“道交一体化”的基层法庭,是沙井法庭。
宝安区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事故纠纷高发。宝安法院结合辖区特色及功能定位,决定由沙井法庭集中办理道交事故纠纷案件,实现对外统一协调联动、对内统一裁判标准。
沙井法庭成立课题组,多次到外地法院实地调研学习,摸索建立“道交一体化”法庭。
沙井法庭庭长周斌介绍,此前,当事人遇到交通事故纠纷时,由于诉讼流程不熟、赔偿标准复杂、证据分散多处,当事人需要“多点多线”奔波于法院、交警、医院、保险公司、鉴定机构之间,费时费力。
对法官来说,交通事故案件涉侵权、保险等多重法律关系,赔偿项目计算繁琐,办案缺乏实用好用的智能辅助工具,也面临着办案周期长、难度大的现实困难。
因此,沙井法庭着力打造的“道交一体化”系统,将赔偿理由、赔偿项目、赔偿标准、赔偿流程等内容进行了细分统一,可以实现责任认定、在线鉴定、调解、诉讼、一键理赔等功能,确保事故纠纷“一站式”快处快赔、妥善解决。
“这样一来,可以直接让当事人拿到赔偿,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周斌指出,这也节省了法官计算赔偿项目的时间,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疑难复杂案件上。
大幅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
上诉率和发改率
为了将诉源治理落到实处,沙井法庭还邀请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与法官、法官助理组成专业的调解队伍。
周斌介绍,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可以在线申请司法确认,无需到法庭立案、出庭,法院在线作出裁定。
调解协议和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3年8月,被告邓某驾驶小型轿车在路口掉头时,与原告赵某车辆发生碰撞。
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认定原告是网约出租车司机,被告行为导致原告出租车无法正常运营,被告邓某负全部责任。
原告向被告及某保险公司主张停运损失。两被告拒绝赔偿,原告遂诉至法院。
案件立案后进入诉前调解阶段,被分配给特邀调解机构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的调解员。
在调解员的耐心解答下,原被告理解了停运损失属于间接损失,不在保险公司理赔范围内,被告邓某也接受了应由其赔偿停运损失的客观事实。双方达成了和解意见,原告放弃起诉。
“数据显示,25.49%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在调解阶段就得到了解决。”在周斌看来,这让每位当事人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大幅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上诉率和发改率,切实提高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周斌表示,沙井法庭将坚持科技赋能智慧司法,依法公正高效审理道路交通等各类案件,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一站式”快处快赔,群众司法服务诉求“家门口”可知可感,以高质量司法为百姓福祉、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策划】崔洁 王娟 苏国锐
【统筹】古雅妍 苏国锐
【文案】胡百卉 苏国锐
【拍摄】何俊 刘玳杞
【剪辑】刘玳杞
【视觉设计】文海燕
【出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