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守护者雨果索,与陌生人共度跨年夜

南方人物周刊
+订阅

与外界相连的2023年跨年夜,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来说,同样是特别且难忘的时刻。

文 / 符兼绦

“这是我第一次在原始森林里听到跨年的烟花声。”

2023年的最后一天,年轻的使鹿鄂温克族人雨果·索罗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跨年夜。他在大兴安岭森林腹地,与驯鹿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一同感受着这个新旧交替的重要时刻。

如今,电话联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但一些隐秘的深山仍是与世隔绝之地。每次雨果索前往大兴安岭的森林腹地,都要做好被“强制下线”的准备。但在那一天,雨果索第一次在大兴安岭的森林腹地和外界通讯,来自中国另一端的陌生人通过卫星通信给他来电。跨年夜此起彼伏的来电铃声,打破了他与外界的距离。

无法接通的生活

有不少人之所以听闻雨果索的故事,或是点进了这样的话题——“小伙在没信号的原始森林隐居4年”“给你1000万你能待在没信号的地方多久”。更早关注雨果索的一批人,很多则是从《雨果的假期》这条片子开始的。

雨果索8岁就已离开家人、离开家乡。在纪录片中,面对熟悉又陌生的母亲柳霞和原始森林,在城市里长大的他有些不知所措。时隔多年,令外界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在大城市生活到25岁、爱rap和滑板的青年,选择了回乡成为驯鹿人。

驯鹿是鄂温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森林中相伴了世世代代。

2003年,鄂温克人和驯鹿被迁下了山,人住进白墙红屋顶的房子,驯鹿被圈养起来。没想到驯鹿下山后大量死亡,完全不能适应,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又带着一部分族人和鹿回到了森林里。自此,大兴安岭中只保留了几个猎民点,雨果索的母亲柳霞,便是其中一个选择在山上养驯鹿的鄂温克人。

“在中国有3万多人,我所属的雅库特部落仅有62户、200余人。”雨果索觉得,在森林驯鹿是坚守和传播鄂温克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驯鹿和鄂温克族人真的是朋友。

他还记得这样一幕,有一次母亲在森林里摔倒了,恰逢大批的驯鹿飞奔而过,他当时在距离比较远的地方,来不及去扶起母亲,在他担忧地跑过去、以为母亲会被踩伤时,没想到她毫发无损地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原来一只驯鹿都没有从她身上踩过。“我记得妈妈说这很正常,她之前遇到过好多回了,驯鹿是十分通晓人性的,真的就像自己的家人。”

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他们的故事被迟子建写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无数读者称之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回乡之后,年轻的雨果索成为了极少数坚守这片原始森林的驯鹿人,在人烟寥寥、冬季漫长的山林里生活,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宁静和寂寞。

尽管自己也是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但重回森林的雨果索偶尔也感觉与当地“无法接通”,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融入。

雨果索记得,有一天凌晨3点多,自己刚睡醒就去看看刚出生的小鹿怎么样了,没想到正碰见一只大猞猁虎视眈眈地盯着小驯鹿。他试图发出声音吓退猞猁,但猞猁并不害怕,反而发起了攻击,雨果索只能一边撩开它的一对前爪,一边先去寻找安全的地方。但等他躲过危险再次去查看小驯鹿的情况时,发现小驯鹿已经被吃掉了,他为此自责了很久,“后来我才知道,用鞭炮可以吓退猞猁。森林里经常有野生动物出没,为了安全,我还学会了射箭。”

作为一个曾经走出大兴安岭的鄂温克孩子,现代文明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刚回来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每次去森林深处放养鹿群,最少也得呆一个月,洗不了澡。”雨果索不喜欢在山上待着,他也会觉得原始森林的生活有些无聊,但这样的日子已经坚持走过了四年。

提起城里和山里生活的对比,雨果索打趣说:“最大区别是一个有信号、一个没信号吧。”大兴安岭的森林腹地,一直都是无法接通的状态。

打破孤独的新年祝福

对于与通信网络一同成长的90后而言,“没信号的离线”是很难习惯的事。正如那个话题——“给你1000万你能待在没信号的地方多久”,很多年轻人没办法想象现实中会有这样的处境。

但这样的生活,的确是雨果索在猎民点的处境。雨果索提到,从猎民点走到有信号的地方,最少要30公里,而且随时可能会遇到熊、猞猁和豺狼。

但是,“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会回到森林,我出生在森林里,也会在森林里老去。“雨果索觉得,在山里的生活不可怕。他和驯鹿、其他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一起,它们和自己早已成为好朋友,互相依靠、彼此陪伴。

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到了一个词——“孤单”。当地天黑得特别早,有时候下午三四点就天黑了。雨果索不喜欢黑夜,在猎民点的时候无事可做,“一到夜里只能睡觉,睡醒发现天还是黑的,特别难熬。”

2023年的最后一天,雨果索和往常一样到大兴安岭森林腹地,把驯鹿最爱吃的豆饼碾碎后倒在雪地里的车辙中,让驯鹿能吃到尽可能多的豆饼。第二天,他就可以顺着驯鹿的脚印和粪便找到它们。

这个季节的大兴安岭,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四五十度,黑夜更是漫长得足够放大内心深处的孤单。不过那一天,留在雨果索心中的不是黑夜的难熬,而是跨年的喜悦与热闹。

在跨年夜当天,南方周末联合荣耀、京东在广州、深圳的5个热门商圈打造“卫星电话亭”,借助荣耀Magic6系列手机的荣耀鸿燕通信技术,邀请路人打一通跨越南北两端的电话,在大兴安岭完成了第一次“呼叫中”。

同时,凭借青海湖电池冰封系列的支持,在低温情况下手机仍拥有长续航功能,也成功实现了在当天零下30度的温度下连续通话。

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通过卫星电话给雨果索送上新年祝福。“这是我头一回在原始森林里打电话。”雨果索提到,这样一个城里习以为常的举动,在山里是此前无法想象的。

与外界相连的2023年跨年夜,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来说,同样是特别且难忘的时刻。

呼叫中的大兴安岭

“你好,我是雨果索。”习惯了原始森林里的宁静和寂寞,突如其来的热情来电让雨果索有些拘谨。很多打通电话的陌生人,对原始森林的生活感到好奇,不少人也是第一次听说卫星电话,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有的地方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相联。

雨果索还接到了一个特别来电——中国香港TVB《无穷之路》主持人陈贝儿特地从香港前往广州,只为打通这个跨越南北的卫星来电。听到陈贝儿好奇大兴安岭的一切,雨果索热情地介绍着,此刻他仿佛是一位大兴安岭的主持人。

“我们真的生活在森林里,”他自豪地说,鄂温克族人和驯鹿世世代代都在原始森林里相伴,“你知道驯鹿吗?全中国一千多头驯鹿都在大兴安岭里,是从我们祖先在300年前把驯鹿带到中国的。”提起大兴安岭、提起驯鹿,雨果索宛如一位老练的森林守护者,对此如数家珍。

在数小时的时间里,天色也渐渐暗下来。雨果索接到了几十通电话,有上班族、小孩、老人……有的人会对他表达敬佩和感谢,为他留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举动而感叹;有的人则跟他分享当地的新年氛围,邀请他到南方游玩。在一遍又一遍的通话中,他渐渐习惯且平静下来,仿佛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时间在一通通电话中飞快地流逝,彻底暗下来的夜晚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了。

电话声再次响起,这通电话来自广州长隆欢乐世界,这里正准备着一场震撼的跨年烟花演出。“10、9、8……”“小鹿叔叔,2024新年快乐!”“新年快乐!”2024年零点,全国多地的倒数欢呼声不绝,而在电话里,雨果索听见了当下的倒数声、欢呼声,以及烟花绽放的声音。这是雨果索第一次在原始森林里听到跨年的烟花声。

“新年快乐!”雨果索举起手机,大声地用鄂温克族语喊道。这声祝福,送给陪伴他的驯鹿和大兴安岭,也送给远方热情的陌生人。

新年第一天的太阳照常升起,雨果索照常去倒豆饼碎、寻找驯鹿的踪迹。回想起前一天的隔空对话,雨果索偶尔会抬头望着远方的天边。这位原始森林的守护者,内心多了很多力量。虽然周围只有自己,但他知道原来有很多素未谋面的朋友很支持他、欣赏他,给过他真诚的祝福和关心。

这些跨越南北的通话,对雨果索来说,是一份安全感,更是一个温暖的印记。

(专题)

特别鸣谢以下场地支持方:

广州 · 长隆欢乐世界

广州 · 新世界广粤天地

广州 · 四海城商业广场

深圳 · 云城万科里

深圳 · 前海印里INLI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