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高桥村创新乡村治理实践,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治理模式,先后荣获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韶关市文明村镇”“韶关市十大美丽乡村”等称号,并成为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三年前,高桥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瘠小山村;三年后,高桥村摇身一变成了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从“后进村”“落后村”蝶变成“先进村”“典型村”,这里面发生了不少故事。
丰江新闻官、高桥村党支部书记潘献红告诉笔者,近年来,高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服务下延、网格管理、互帮共建”为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网格化+微治理”的新路子,将村庄划分成片区、网格,形成“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覆盖格局。推行“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村民小组、网格员、乡贤、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新格局。2022年12月,高桥村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村里面经常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村干部带头,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百千万工程’工作中,从而达到凝聚人心、推动工作发展的良好效果,为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高桥村委会副主任莫秀真说。
2023年,高桥村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整个村庄散发出勃勃生机。村民李建新告诉笔者,因为看到乡村建设得越来越好,所以萌生出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希望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的村民共同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高桥村全面盘活村内闲置土地,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整合资源推进优质农文旅产业项目。率先在全县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成立桥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引进广东童爱行知实业有限公司,入股发展“农耕研学”文旅项目。同时,鼓励和推动百香果、嘉宝果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果蔬种植、果蔬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项目落地之后,带来就业岗位大约300个,盘活了整个村的闲置房屋,让村民不仅每月有租收还有工资。希望通过这个产业把外出的年轻村民引流回来,共同助力‘百千万工程’。”广东童爱行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映傍说。
接下来,高桥村将积极探索更多的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同时,在村容村貌整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设民生项目上放开手脚,全力以赴将高桥村打造典型村中的典型。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罗丽珠 罗林涛 徐俊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