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事我种树,五华群众喜事新办|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①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五华县,百万人口大县,这是五华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中面临的挑战,更是优势。150万人口所迸发出的澎湃动能不可估量,将成为五华县稳步向前的重要推力。

大有可为之地,积蓄事在人为之力。五华县将凝聚各方力量,把高质量发展转化为众众之责,人人之慧,依靠百千万群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切实调动全县150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即日起,五华县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梅州记者站策划推出五华县“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主题宣传报道,深入挖掘全县各行各业百万人民群众以头号力度参与头号工程的鲜活实践,强化典型塑造和经验提升总结,切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切实担当起“我的家乡我建设”的责任,自觉参与到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全过程中来,形成百千万群众说“百千万工程”、干“百千万工程”的浓厚氛围。敬请垂注。


“我捐5棵、我捐2棵、我捐10棵……”今年1月5日,是五华县华城镇铁炉村钟氏大宗祠的庆典活动,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多了一项特殊的流程——用植树造林的方式表达祝福。

当天现场很是热闹,认捐处人头攒动,钟氏父老乡亲积极响应喜事新办,纷纷排队捐树。

“目前捐款金额五万多元,认捐银杏树104棵。”每日记录群众的认捐数据,成了近日铁炉村党总支部书记钟思良的习惯。

铁炉村钟氏大宗祠的庆典活动当天,华城镇党委、政府借活动向到场的2000多名钟氏杰出人士、父老乡亲发出植树倡议书,推广“家有喜事来种树 共育一片桑梓林”系列活动,倡导大家用植树造林的特别方式表达同心同德、共建绿美家园的心声,以及祈愿子孙世代美好生活的愿望。

“用植树纪念喜庆之事,比花大钱操办宴席有意义多了,各位父老乡亲听了都非常支持。”钟思良告诉记者,认捐资金或树木的时间为今年1月5日至12日,但连日来仍有不少群众陆续前来认捐,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绿美五华”建设中来。

乡贤钟日强当天专程返乡参与活动,得知“家有喜事我种树”的活动,不禁竖起大拇指并参与了认捐。“相比传统的捐款方式,这种认种树木的方式更为直接,看见相当于自己亲手种下的树木,感觉更有意义。”钟日强说,日后家中有喜事,也会以种树的形式来庆祝,推广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当日庆典活动现场,铁炉村2000多名钟氏宗亲举行“同根林”开穴备耕仪式。大家有序分工,领取工具,劈草整地、挥锄挖土,放眼望去,新开挖的树穴整齐有序排列,为开春后植树造林打下基础。

据钟氏大宗祠庆典活动理事会介绍,本次认捐资金或树木用于钟氏大宗祠广场、铁炉村口至钟氏大宗祠沿路,待今年3月植树季节,会统一组织认捐人或代表开展植树活动。届时一棵棵蕴含各类祝福的树木将蓬勃生长,为绿美五华再添一片绿色。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此次活动是华城镇党委、政府落实“绿美五华”生态建设的生动举措,大力开展“绿美五华·‘九九’为功”行动,目前已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推广“家有喜事来种树 共育一片桑梓林”系列活动,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不少群众纷纷点赞喜事新办,劳心费力的宴请变成了文明节约、更有意义的植树造绿,桩桩喜事正伴随着树苗的成长,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今后将主动参与造林绿化行动,兴起“家有喜事我种树”的新风潮。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树是一种常见意象。从“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到“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树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体。五华县大力推行“家有喜事我种树”的活动,正有其中之意。

比利时利涅王妃李然回到家乡五华县省亲,其间在五华县天云岭森林公园种下4棵“无忧树”,并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认捐认养100棵树;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五华系列活动之种植“客商林”,与会嘉宾、客商代表等在华兴公园种下红锥、火力楠、黑木相思等树苗300多株;再到群众新婚、家庭添丁、生日贺寿……如今,五华县的大小喜事连连,都迎来了庆喜事的文明新风,“家有喜事我种树”正在全县悄然流行。

南方+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曾文敏 曾晓彬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