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研园区总经理张宝华:创业是“始于情怀,终于责任”
如今,祖庙丰收街与禅城区高新科技园,成为了张宝华事业发展轨迹上最重要的两个地标。这两个地标,又象征着张宝华的两个身份角色——企业家与政协委员。
在丰收街里,他是广东北研航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研航遥”)、广东北研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北研园区”)的总经理。在禅城区高新科技园里的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他是佛山市政协数智委员工作室召集人。
在落户禅城创业的七年间,张宝华在低空无人机产业的蓝海里“搏浪”,借着佛山市政协委员的社会身份,他又将其“搏浪”的经验通过履职提案加以分享,身体力行为佛山产业数智化转型出谋划策。
“古人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办企业必须承担对员工以及对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张宝华自己所言,创业者的理想情怀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内驱力与外张力,是他披荆斩棘的创业路上两股最为重要的动力。
始于情怀,终于责任,张宝华正以行动贯彻始终。
从佛山“飞”向全国
张宝华是一名“跨界型”人才。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他,曾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移动、华夏幸福基业地产公司等工作过,也曾涉足产业地产和金融投资,二十年工作经验涵盖了科技创新、产城融合、资本运作等领域。
张宝华。受访者供图
丰富的求学与职业履历,让张宝华对新事物抱有好奇,并热衷于跨界融合发展。2014年,他紧跟国家“双创四众”的浪潮,和中山大学校友成立广州中菁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多家新三板和创新创业公司。
2016年前后,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正聚焦推进卫星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成果转化。近水楼台先得月,站在投资和技术前沿的张宝华抓住机会,提出希望在广东成立公司,推进无人机技术的成果转化应用以及人才培训。
“当时我们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考察交流,物色公司选址。”张宝华说,佛山的相关领导直接到北大登门拜访,正是这番诚意,让研究院与他最终决定将项目落地佛山。
由北研园区运营的佛山航空运动产业基地。受访者供图
在佛山市、禅城区和祖庙街道的支持下,北大数研航遥华南区域项目最终落户在丰收街菁创聚园区,成立了广东北研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广东北研航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两个平台,前者是投资孵化和产业聚集的特色园区,后者是聚焦空间信息和低空领域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作为佛山引进的大院大所项目,两家公司依托于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技术和科研资源实力,一方面聚焦科技项目孵化助力佛山招商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聚焦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的研发、应用、培训、服务领域工作。
“这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机会。”张宝华介绍,近十年来,无人机产业的产值每年以40%速度增长。单以无人机设备生产而言,就包括了机体、挂载、后台系统等部分,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芯片、电子电路、软件开发等环节。而无人机技术可应用到农业、电力、测绘、城管、应急、航空航天等行业,未来更是扩大到物流运输和空中交通领域,“这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覆盖面广,有无限商机,也能吸引许多高层次人才,未来是空中的世界。”
截至目前,北研园区累计引进和培育了40多家科技企业(包括10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引入教授博士团队6个,挂牌企业3家,新增知识产权超过500个,带动了700多人就业,主导的珠三角创业沙龙、未名科技论坛、丰收学院三项品牌科技创投活动覆盖超过3万人。
北研航遥在产品研发方面具有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等多款机型及十多种专业载荷,具有专利和软著等知识产权30多项。业务内容涵盖小学到大学本科的全面无人机教育培训业务,以及无人机在环保、水文、公安、交通、应急、测绘等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企业实现了每年以营收增速超50%的速度蓬勃发展。连续三年,北研航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全国无人机先锋企业和十大教育培训机构等荣誉,是禅城区规模最大、业务最全的无人机公司。
在创业路上,凭借丰富的职场履历和经验,张宝华打出了科技、金融、地产“三位一体”的组合拳:在科技领域聚焦遥感和无人机的研发应用,在金融领域上投资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在地产上则专注产业园区的运营,引进、孵化具有成长性的项目。
这三条路线,让张宝华的事业从佛山启航,飞向全国。放眼未来,张宝华希望,其企业能成为国内第一梯队的空间信息服务企业,并冲刺创业板或者科创板。
为数字经济发展鼓与呼
作为新兴产业,无人机产业先天便是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前沿阵地。因此,当前国内多个城市都在将低空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加以扶持。例如,深圳于2022年出台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
而从无人机领域的创业者,再到更广阔的数字经济,张宝华不仅以企业家的身份践行社会责任,更借助佛山市、禅城区政协委员的身份,为佛山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2003年9月,佛山政协数智委员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受访者供图
今年9月,佛山市政协数智委员工作室正式设立。身为佛山市政协委员的张宝华担任了该工作室的召集人。工作室设在腾讯云(禅城)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包括22名市区政协委员,重点聚焦佛山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作为召集人,张宝华定期联动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并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开展协商走访考察活动,在走访考察中了解一线情况、发现问题,在深入交流探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调研考察中,张宝华对佛山与禅城的数字经济发展有了基本的诊断:本地数字经济缺少“乔木”,呈现为“小草、灌木式”的零散分布,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尚未踏足深度数字化阶段,中小型数字企业市场尚未打开。为此,张宝华撰写了多份提案和建议,为佛山数字经济发展鼓与呼。
“我们需要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进入制造业智能化深水区后需要有新的政策和手段,”张宝华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政府需要加强市场培养、资本导入、人才培育,并要把数字经济、金融保险与现代制造业三者的关系打通。
他表示,对于数智化转型,一般企业不清楚该如何转,或因对转型成本抱有疑虑,或遭遇内部阻力。针对企业“不敢转、不会转、没钱转”的问题,政府在出台奖补扶持政策的同时,更要通过华为、腾讯、华润等数字化转型龙头平台和本地生态融合,为企业提供顶层规划和具体实施的全面服务。“多家数字化巨头牵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业数字化成本,提升降本增效的稳定性,更能带动本地服务企业发展,打造“乔、灌、草”共同成长的数字经济生态。”
张宝华指出,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十分适合发展数字经济,从而提升城市的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以此辐射到佛山全市,赋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寄语青年创业者:必须要有“三个一”
从创业者到企业家再到政协委员,一路上,张宝华不断在积累知识与经验,又不断在分享知识与经验。
在他看来,做企业,需要长期拼智力、耐力和体力,要耐得住寂寞,而且必须做到“三个一”,即:脑中一张图,清晰企业版图和行业位置;心中一本账,落实短期目标和明确长期规划;手中一杆枪,积累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张宝华(右一)认为,创业者应该是以情怀为始,以责任为终。廖明璨 摄
张宝华认为,创业者应该是以情怀为始,以责任为终。情怀,是要有坚定的梦想和目标,抱有持续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这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责任,则是一种外在的张力。“古人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企业的发展,必须承担对员工以及对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过来人,他劝勉创业者,创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也是一条很有成就感的路。不管前路有多崎岖险阻,都要心态乐观,放大格局,心抱光明,坚定前行。
而以科技企业家的身份加入禅城区工商联,张宝华亦希望,区工商联能更多地吸纳来自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家加入,从而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新技术之间的融合发展。
【撰文】卢浩能
【拍摄】廖明璨
【剪辑】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