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宝山暖流驿站志愿团队开展系统式家庭治疗基础培训

黄江政法
+订阅

为提升宝山暖流驿站社会心理服务志愿团队的专业理论与服务实践能力,夯实社会心理服务基础,深入推进平安建设,2024年1月11日至12日,黄江镇综合治理办、卫生健康局邀请广州上馨心理服务机构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系统式家庭治疗基础培训,培训由资深心理咨询师赵巧玲主讲,20余名志愿者参与了培训。

培训中,赵巧玲老师从家庭治疗的背景起源、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础技术、聚焦问题及解决问题、技术的体验与练习四个部分进行了讲解与演练。系统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当时,一些大胆的治疗师开始尝试打破个体治疗的框架,把家庭邀请到治疗中,其中的代际治疗方法是从精神分析根源中发展而来,这一理论认为当前的家庭问题根源于原生家庭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系统式家庭治疗由Murry Bowent提出,他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方式,以维持着家庭的存在。系统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出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家庭成员间未分化,治疗的重要任务即为帮助家庭分离,适用的对象为家庭、伴侣、亲子、个体等。接着,她结合案例,讲授了评量问句、奇迹问句、角色扮演、家谱图、家庭主题排列、小木人排列等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常规技术。

第二天的培训主要以实操为主,上课伊始,全体人员重温保密原则,对实操中涉及的所有人物、事件进行保密。赵老师以原生家庭为主题,邀请参训志愿者摆放了她的家庭主题场景做排列示范。其他学员观摩后,两人为一组,互相给对方排列,按照给先挑出代表家庭成员的角色、凭感觉给每个小木人排列位置,对每个成员进行感受、情绪、想法和行为体验,看家庭中的成员的排列状况和可能存在的动力,分析动力与现在问题的联系,检查有无三角化、有无越位,调整位置让每一个成员都舒服地排列。下午,则以二胎家庭为主题,呈现家庭生活的分工、角色与互动,让参训志愿者代入到具体情境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一步领悟到家庭系统中,个体的心理症状或问题,是成员间的关系和运动过程中的问题,当关系和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个体的症状或问题就会随之发生改变。最后,在赞美技术的实操中,每个人都体验坐在中间被赞美,分享赞美与被赞美的感受,圆满结束了培训工作。

参加此次培训的志愿者表示,家庭,是人赖以生存、成长、生活的重要依托,是心灵停靠的温馨港湾。通过培训,进一步掌握了系统家庭治疗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尤其是循环提问、家谱图有效厘清了家庭的互动关系与问题产生的原因。家庭排列的实操演练中,大家学以致用,从家庭的整体互动出发,生动再现了家庭中隐蔽的规则、关系和价值感。今后会把本次学到的内容运用到个人家庭生活、社会心理服务中,助人自助,全面提升大众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形成人人参加平安建设、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治理格局。

(本文来源:黄江镇综合治理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