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新”两个野生物种!黑冠鳽刚生宝宝,绿瘦蛇树上休闲

南方+

近期,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下称“福田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深圳中心市级湿地自然公园记录到绿瘦蛇出没,该物种此前并未在深圳市调查范围被发现或记录到。

除此之外,还在梅林水库水源保护区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冠鳽,这也是福田区首次记录到该物种繁殖地。

绿瘦蛇现身市级湿地公园

毒性弱,但市民游览需谨慎

绿瘦蛇(学名:Ahaetulla prasina),又称麦头蛇,属于游蛇科的一种蛇类。这种蛇的整体背面呈鲜绿色,腹部颜色相对较淡,呈现淡绿色。有趣的是,有些个体的体色会呈现出黄色。绿瘦蛇的生活习性主要为树栖,擅长攀爬,它们在树枝间自由穿梭,寻找猎物。

绿瘦蛇(图片源自网络)

绿瘦蛇在《深圳市陆域脊椎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以及多次深圳地区的调查中,都尚未被记录,此次发现不仅为深圳市增添了新的物种记录,同时也刷新了福田区的物种多样性记录。

“绿瘦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田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开始在城市中得以繁衍生息,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福田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绿瘦蛇虽毒性相对较弱,不足以对大多数成年人(体质过敏除外)造成严重影响,但游园请按照公园的游览路线游玩,不要随意深入草丛、树丛茂密的地方,不进入未开放区域。公园也应加强管理做好防范工作,为市民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黑冠鳽梅林水库旁筑巢

四只幼鸟宝宝羽翼未丰

此外,调查人员还在梅林水库水源保护区调查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冠鳽的身影,这是首次在福田区被记录到繁殖地,黑冠鳽俗称黑冠麻鹭,体形小但粗壮,身体呈深红褐色或黑色,性情羞怯,习惯夜间行动,以鱼、虾及水生昆虫为食。

黑冠鳽种群(拍摄:苏洪林)

黑冠鳽的巢位于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主要由树枝构成,内垫一些草叶。这个巢穴搭建得十分稳固,既可以保护雏鸟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袭,又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在巢里,有四只幼鸟宝宝,虽然它们的羽毛还没长丰满,但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它们身上的白色横斑。此次现身福田“安家”,是福田区生物多样性持续转好的有力证明。

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深圳市福田区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工作,拓宽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

近年来,福田管理局在建设“绿美福田”的道路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后续将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奋力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样本。

【撰文】蔡敏玲

【通讯员】深圳生态环境

编辑 程德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