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东坡寓惠期间,留下文学作品 580 多篇(首),保存至今的苏迹20余处,惠州成为国内苏迹留存最多的城市之一。
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城区作家协会主席肖建国认为,近年来,惠州高度重视东坡寓惠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整体上对这一文化IP的活化利用尚不充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方面,城市的东坡印记不明显。如虽有‘东坡路’,但路上却没有任何东坡元素;另一方面,现有景点的文旅融合度不高,吸引力不足。”肖建国说。
目前,惠城区桥东街道曾是延续一千多年的归善县县衙所在地,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东坡寓惠后,两寓合江楼,两住嘉祐寺,再迁白鹤峰,执竿钓矶石,与桥东结下不解之缘。此外,水东街作为惠州唯一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发展东坡文旅有良好的基础。
为此,肖建国建议以东坡文化为核心,全面整合利用资源,集中打造桥东半岛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他提出8点建议,如将现在的“滨江东路”更名为“东坡路”,串联起合江楼、东坡祠、东坡公园、东坡码头等;将现在的“东江沙公园”更名为“东坡公园”,园内设立东坡雕像群、东坡诗词艺术园地、东坡演艺角等景点;设立“东坡码头”,在东江边复原北宋时期码头;修缮活化原嘉祐寺,重现东坡诗词描绘的历史场景;用活合江楼,围绕东坡诗酒文化与宋代生活美学进驻相宜业态等。
【采写】南方+记者 曾汉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