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结合设计,变身“网红打卡点”;推动资源整合,打造“活动集合地”;引入市场运营,形成“志愿服务圈”……2023年,韶关市武江区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共享,因地制宜把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龙归粮仓)打造成为集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教育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综合体的建设及运行模式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新旧结合设计
变身“网红打卡点”
龙归粮仓位于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原为粮食加工厂所在地,周边景观资源良好,总建筑面积为3990平方米,分布有课室、展览、住宿、餐饮等功能。在改造过程中,设计方尊重基地现状,充分利用周边自然景观,通过旧建筑改造和新建筑加建,实现以“此时”的设计与“彼时”的老建筑和谐对话,延续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并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业态。龙归粮仓改造项目获得了2023年度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分会风景园林荣誉奖。改造后的龙归粮仓,简约与清雅并存,颇有种高级感的艺术氛围,也成了有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群众参观游览,2023年累计客流量达2万余人次。
推动资源整合
打造“活动集合地”
一年来,武江区印发《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龙归粮仓)建设方案》,将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教育培训等功能有机融合到龙归粮仓文明实践综合体。年内先后规划建设了廉政教育馆、美术馆、武江好人长廊等文化场所,新增落成袁隆平雕塑,举办“百千万工程”摄影展,开展“节约粮食我先行 俭以养德树新风”“粤北采茶戏入乡村”“公民道德日暨非遗技艺宣传”等大型主题活动,培育“芙蓉大舞台”“强国有我 与法同行”“多彩暑期 快乐一‘夏’”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全区各单位结合本职工作,定期在龙归粮仓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确保龙归粮仓“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目”。
2023年,龙归粮仓文明实践综合体累计举办教育讲座、家风家训讲座、科普知识讲座、垃圾分类宣传、法治宣传、反诈禁毒宣传、红色电影共100余场,吸引了超过1.5万名群众参加,很好地发挥了综合体的宣教服务功能,使综合体成为群众想去,去了不想走的精神家园。
引入市场运营
形成“志愿服务圈”
龙归粮仓创新了市场化的运营模式,通过培训的盈利来支持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的提升,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可持续发展。联合龙归镇、武江区民政局、区妇联、区残联等单位,推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等社会资源助力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以龙归粮仓为中心,打造服务群众、贴近群众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实现群众的自我服务和互助服务,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2023年,龙归粮仓共承接培训190场次,培训人数达7800人次,营业收入约256.6万元,以培训盈利支持公益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全年累计开展7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覆盖人群达3000人次,形成了“综合引流—企业增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武江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委宣传部将进一步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培育打造更多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文明实践综合体,让文明实践工作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实现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郭丽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