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重镇小榄再次引人关注的一年。
年初,一份由小榄企业家发起讨论的《中山市小榄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吸引全国媒体竞相报道。从企业家、民间智库到官方层面,都给予这座制造业重镇久违的重视。
究其原因,既有小榄自身的奋发有为,又有小榄企业家的奔走呼吁。尤为重要的根本则是时代风口的转圜:在广东唱响“制造业当家”的旋律中,工厂车间的力量回归聚光灯下;在全省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镇村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兼具“制造业”与“镇村标杆”两个属性的小榄,成为一个解读珠三角镇域“转型之战”的潜力样本。
中山市小榄镇。
新华社前记者王志纲新近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在我看来,小榄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小榄的发展模式,是珠三角镇域经济的典型模式;小榄的问题,也是目前珠三角制造业强镇的典型问题。”
时间来到2023年年末,一份广东“百强镇”评价报告,将小榄放在了全省第五的位置。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小榄在各项榜单中最“被看好”的一次。
小榄凭什么被看好?站在时代的新坐标上,这成为我们重新理解小榄的一个生动维度。
对于小榄镇的“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经济。
的确,经济实力是小榄在镇域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在2023年8月发布的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上,小榄镇排名全国第17位,是中山唯一入选前100强的镇。在这份榜单上,小榄排名位居全省第8,低于狮山、横琴、北滘、长安、虎门、大沥、塘厦等镇。
这是一次对小榄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从镇域经济的评价指标来看,小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工业水平和消费能力:
——GDP是底蕴。此前,小榄GDP已接近500亿元,达到一座中等城市的体量,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中独占镇域鳌头,2023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人口是生产力。超78万常住人口与近百万人口辐射圈,决定了小榄的发展潜力上限不会太低。
——工业是基本盘。随着产业持续提质升级,小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接近1000家,在全省仅次于狮山镇、长安镇两个千亿大镇。
——消费是重要引擎。浓厚的商业氛围和人口集聚带来的消费潜力,使小榄镇消费能力超过许多工业大镇。2023年前三季度,小榄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居全市第一。
这四个在发展历程中锻就的“长板”,是小榄得以进入全省“十强镇”榜单的关键。
就在2023年年末,由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联合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发布的2023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广东“百强镇”评价报告),将小榄排在了全省第五,仅次于狮山、长安、北滘、虎门四镇。
2023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
这是对小榄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新的肯定——要知道,排名在小榄之前的四个镇中,有两个全国闻名的千亿镇,排名第四的虎门镇GDP也在700亿元以上。仅从GDP体量来看,2022年GDP尚未突破500亿元的小榄并不足以跻身全省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第一梯队。
而无论是在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还是在广东“百强镇”榜单上,小榄在中山15个建制镇中,无论是排名还是评分,都有着“独一档”的表现。在佛山、东莞等制造业强镇组团登上镇域发展的舞台时,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小榄显得独树一帜。
显然,在研究者与观察者看来,小榄镇还有更多发展潜力。
2023中山市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十强。
为何小榄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能排在全省第五?
根据报告,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数”与“社会发展指数”,以代表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客观且易测的数据为基础。
从“经济发展指数”来看,小榄显然与狮山、长安、北滘、虎门四镇还有差距,甚至低于排名在之后的大朗、常平等镇;但在“社会发展指数”一项上,小榄相比一些经济强镇却具备显著优势,综合发展力得以跻身前五。
我们可以随手列举出多个具体案例:作为广东省教育强镇,小榄镇拥有幼儿园82所,中小学校50所,教育质量稳居全市最前列;医疗方面,2023年,在拥有全国首家镇级三甲医院12年后,小榄又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两家镇级三甲医院的镇;文旅方面,2015年小榄镇被确立为“广府文化(中山小榄)生态实验保护区”,2021年新市社区被认定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这正是小榄独一无二的气质:既是中山制造业的领军代表,又是中山西北部的商贸中心;既有文旅融合的资源潜力,又有社会治理的通达普惠。
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重镇、基础深厚的湾区制造重镇、商贸发达的广东省中心镇……多重标签集一身,描绘出一个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多面”小榄。
中山市小榄镇。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看好小榄的,也不只有一张张榜单。
2023年,曾经走出小榄走向全国的榄商群体迎来了回归小榄的高峰——2月17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建华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华控股在小榄镇投资10亿元成立建华(中国)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建华供应链营业收入超50亿元,实实在在为小榄产业链发展作出了贡献。
“小榄为什么过去在全国镇一级经济里面都是领先的?很关键的原因是它的内生力非常强,而且都是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很有生命力,可能缺的就是怎么去整合链条,补齐短板。”
2023年2月28日,知名榄商何伯权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对小榄未来发展的期盼。三个月后,中山市致盛创投基金在小榄成立。这个基金由小榄镇属集体企业与乡贤、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是政企合作机制上又一次全新突破。致盛基金计划5年内发展成为1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成长为区域内影响力较大的产业投资基金。
“当我们解剖小榄镇这只小麻雀时,看到的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看到了民营企业家们远山的呼唤,看到了珠三角政府充分尊重市场创新和活力的真切现实。”
2023年年末,王志纲再次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小榄。他认为,“民心可用”是小榄、中山乃至珠三角生生不息的巨大财富。
走过攻坚突围的2023年,2024年的小榄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即将建成通车的深中通道,将带来全新的融合发展时代。小榄重大产业平台的打造也将迎来新突破——正在创建中的全市唯一省级高新区,将为小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要的平台资源助力。
作为镇域发展的“排头兵”,往往意味着挺进“无人区”,要为“后来者”蹚出一条路。在镇域发展存在资源要素持续向城市流出的共性薄弱点的背景下,小榄镇以不断加快的产业链转型步伐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3年12月28日,在中山市2023年度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暨水污染治理两大攻坚战总结大会上,小榄当选“工改”标兵单位。在全面吹响“工改”号角两年时间里,小榄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350亩,面积超过400个足球场。
同样在这场大会上,小榄当选“治水”标兵单位。截至2023年12月23日,小榄镇纳入未达标水体整治的42条河涌已进场施工41条,累计新建截污管道超150公里。东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通水试运行,污水治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项目累计完成管网长度约121公里,建设进度达95%;二期项目累计完成143公里。
“工改”“治水”两当标兵,十大“工改”示范项目占据一席,招商引资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一年来,小榄以“稳经济”为抓手,以“工改”为刃,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为省级高新区的创建、镇域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空间,营造了新生态。
绿金湾项目。
从镇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小榄必须构建镇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向产业链高端转型升级,使资源要素充分涌流。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凭借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行业精细化、运营能力、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优势,小榄镇46家企业入选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至此,小榄共有1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研发投入是反映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的另一个重要参考数据。2023年12月29日,在小榄镇召开的中山市研发投入专项工作现场会透露,2022年小榄全镇规上企业R&D经费12.35亿元,大幅增长42.4%,超越南头成为全市R&D经费总量第二高的镇街,占全市R&D经费总额的13%。
走过2023年,一个个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全市五分之一规上工业企业的小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引领中山乃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传统产业带的转型升级;只有小榄走出示范的破局路,中山的镇村高质量发展才能形成全面的澎湃动能。
这或许正是小榄镇社会各界看好小榄的信心所在。
南方+记者 廖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