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广州市代市长孙志洋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中,多项工作与黄埔区息息相关。直接“点名”黄埔的工作中,既有对“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重大平台建设的期待,又有对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的部署,还有对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的关切。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黄埔2024年将迎来哪些工作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词】重大平台
报告:
高标准建设“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推动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大湾区国创中心研发中试基地等科创平台产学研融合发展,成片成势打造湾区半导体产业园、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园等新兴产业载体。
解读:
三城一岛, 即中新广州知识城、 广州科学城、 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
黄埔区提出,要不断提升“三城一岛”联动能级——知识城要在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上作出新示范;科学城要在“制造业当家”上扛起新担当;海丝城要在服务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上展现新作为;生物岛要在广州“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征程中贡献新力量,打造集成集约的产业增长极。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报告: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
解读:
黄埔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抢抓新质生产力“新风口”,实施传统产业转型“新模式”,提升招商引资“新高度”,构建高端高质的产业体系。
当前,黄埔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做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新赛道”产业,加快化工能源、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八大支柱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跃升。
【关键词】科技创新
报告:
健全广州实验室央地协同和服务保障机制。加快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2 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启动实施 “人体蛋白质组导航” 国际大科学计划。
以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系统建好印刷及柔性显示、 新型储能、 纳米智造、 先进高分子材料等 国家级创新中心,支持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解读:
近五年来,黄埔从无到有建立起以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战略引领,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中心、慧眼大设施工程为核心,以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实验室和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区。该区研发投入强度已提升到6%,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外贸
报告:
推进增城东部枢纽保税物流平台、 黄埔全球中心仓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南沙、 黄埔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 培育一批特色进口示范平台。
获批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综保区。
解读:
去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保税区和广州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创广东地区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同步异地迁址整合优化之首例。广州开发区拥有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2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
【关键词】营商环境
报告:
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南沙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黄埔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
解读:
黄埔区自2018年以来,营商环境改革历经6次系统性升级,实施超600项改革举措,集中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该区连续5年获评为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便利度第一,被企业和人才称为“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关键词】民营经济
报告:
推进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创新示范区建设。
解读:
民营企业是黄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该区近4.8万民营中小企业家贡献了3个“80%”: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目前,该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一大批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的拓荒型中小企业填补了行业空白。中小企业已成为黄埔区稳产业、保市场、促创新、增就业的最强主力军。
【关键词】“百千万工程”
报告:
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 农村综合性改革等国家和省重大改革试点。推进国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
解读:
去年11月,黄埔获批成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2024年,黄埔在全市率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改革创新示范一招。以“百千万工程”为纲,黄埔区坚持以产兴城、带乡促邻,奋力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双标杆区。
【关键词】文化强市
报告:
做好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系列宣传工作,推进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 (广州片区) 建设。
解读:
黄埔军校位于黄埔区长洲岛上。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在现代中国军事史上留有凝重辉煌一页。
【关键词】民生与安全
报告:
加快清华附中湾区学校 (二期校区)、 华师附中知识城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加快推进 白云恒运天然气发电、 增城旺隆气电替代、 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等重点电源项目建设。
南方+记者 刘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