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七地缘何上榜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市强县?

南方+ 记者

1月15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在安徽省黄山市发布。广东一地级市、六县(含县级市、市辖区)分获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百强县。

互动|请为获评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市、强县打call!(可多选) 珠海市 广州从化区 茂名信宜市 茂名化州市 云浮新兴县 梅州蕉岭县 河源东源县 提交

广东百强县数量并列排名全国第四

《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是何莽主编的第六本“康养蓝皮书”。该书由编委会及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多调研、在对国内330个地级市、28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进行资料收集与实地走访基础上完成。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百强县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康养资源、康养环境、康养设施和康养发展水平4大板块、15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项。编委会及研究团队采用精细化处理、加权打分等方法,与全国各地康养产业发展信息数据分析比对后得出榜单明细。

珠海市获评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地级市。广州从化区、云浮新兴县、茂名信宜市、梅州蕉岭县、茂名化州市、河源东源县入选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广东百强县数量并列排名全国第四。

珠海市获评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

珠海市获评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

值得注意的是,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十强市、百强县主要集中在云贵川桂四地。四地入选市、县数量占比超过1/3。何莽表示,这一数据足以体现上述四地康养产业发展的战略领先地位,其入选底色是风光、环境、气候资源俱佳,且部分省份以标准规范化引领康养产业发展。

旺盛需求“倒逼”广东康养百强县完善设施

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广东自然环境优美,加上经济发展总量连续数十年位居全国之首,康养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唯一上榜地级市为何是珠海?根据何莽、张婧撰写的《2022年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评估报告》显示,珠海是一座为康养而生的城市,在康养领域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医疗康养中心”的城市形象呈现世人。珠海康养特色显著,5年蝉联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榜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势,珠海以“健康+医疗服务”为抓手加快构建“大健康格局”,创新医养结合和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高端综合医疗和康养中心。

获评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的六县(含县级市、区)同样具有鲜明的康养特色。具体而言,从化区位于广州市北部。梅州蕉岭县、河源东源县、茂名信宜市、茂名化州市、云浮新兴县位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这些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禀赋高,人文资源丰富,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举措,又为广东打造富有岭南特色的康养产业发展体系提供更多机遇。

广东百强县数量并列排名全国第四。 

广东百强县数量并列排名全国第四。 

与二十强市、百强县密集的云贵川桂地区有所不同,广东入选地方康养需求旺盛。珠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毗邻港澳,岛屿众多,每年冬春季节吸引大量“候鸟”前来度假休闲。从化、新兴,蕉岭、东源等地分别与广佛、深莞四座GDP万亿级城市相距不远,周末或节假日会吸引大量城市人涌入。这些需求又反向“倒逼”当地完善康养设施、提高康养水平。

何莽认为,后续多地政府会联同大型集团致力于扶持康养产业转型升级,将其打造为新的主导产业,整个康养产业不缺乏资源投入。与此同时短期内康养市场较难形成高效、可复制的产业开发模式,核心问题在于缺乏将各类小而精的康养企业与相应资源集成起来的中台能力。

◎相关阅读

康养二十强市、百强县全名单!第六本康养蓝皮书发布

南方+记者 冉小平 发自安徽省黄山市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