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双铁经济”车轮上的佛山敦厚村

南方+ 记者

临近春运,佛山城北的老火车站静悄悄。

2023年10月开始,这个广州以西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宣布暂停客运营业。

但暂别是为了更好地重新启程——此时百米之外的广湛高铁佛山站场,正在紧张建设之中;站前广场外的文昌路,工人们一早就在进行整修,佛山地铁三号线敦厚站也已经初露真容。

一条马路之隔的禅城区祖庙街道敦厚村,从沿街墙体到沥青地面,从新建的菜市场,到村内超市,同样都在如火如荼进行同步改造。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初期,依托“马路经济”发展起来的典型的城中村,敦厚村又率先面临“双铁经济”时代的新机遇。尤其在“百千万工程”的语境下,敦厚村正破题谋变,将机遇转化为行动力。

破题

街巷村道新铺了沥青,地面干净整洁,并新画上了行车停车标识。此前用作厂房出租的破旧瓦房,进行了改造,大型菜市场、大型超市、篮球场、羽毛球场、街心公园等生活配套,也已经修葺或紧锣密鼓在施工。

孩子们在篮球场打球嬉戏,老人家在树下晒太阳,女人们开始腌制酸菜或者晒萝卜干,这是上午10点的敦厚村里,满满的人气和烟火气。

正在村头晒太阳的老人家们。 南方+ 阎锋 拍摄

正在村头晒太阳的老人家们。 南方+ 阎锋 拍摄

在很多人眼中,地处佛山城市“北大门”、老325国道起点的敦厚村,位置实在太黄金了。村里的主干道敦厚大街,就位于佛山老火车站正对面,距离火车站、地铁口都在百米左右的距离。

村里过万的外来常住人口,是敦厚村经济发展活跃度的指标之一。敦厚村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佛山最早发展起来的村庄之一。村里的城北综合批发市场、佛山市综合批发市场、快捷汽配市场等等,都成为佛山批发零售、汽配行业、出租经济等的典型写照。敦厚村也当之无愧成为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过亿元的“亿元村”。

规范停车管理后的村貌。 南方+ 阎锋 拍摄

规范停车管理后的村貌。 南方+ 阎锋 拍摄

但这十多年来,敦厚村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急剧变化、外来人口管理难度大、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多年不变等等,限制村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陆续凸显出来。

“村里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应该是集中在这两三年吧!”这是村民们的感慨。人居环境舒心了,公共配套提升了,这也让一位坐在树下、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阿叔,暗自揣摩着,村里大环境更好了,多间出租屋的管理和协调,更得花心思、下功夫了。有电梯、管理好、位置佳,他家的出租屋很受欢迎。

另一边,新铺的沥青路面让士多店门前正晒着太阳的阿姨们直点赞。“路面好走很多,停车规范,垃圾处理及时。老友们晒晒太阳、聊聊天,都感觉好舒服。”陈阿姨和几个老姐妹们说话的空隙,看到村党委书记陈志辉走过,她们又积极表达对于村里下一步改造的想法。

在“四小园”晒太阳的老人家。 南方+ 阎锋 拍摄

在“四小园”晒太阳的老人家。 南方+ 阎锋 拍摄

蝶变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中,禅城区找到了抓手——通过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选机制,将过去不管是不是“先进村”的全区53个行政村,全部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先齐心协力把村头巷尾的环境卫生搞好,就能拿到政府实实在在的资金奖励,这也很快成为敦厚村村民的共识。有了撬动村集体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的“第一桶金”后,村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过去两三年里,敦厚村先后拿到了两届区年度“红榜”的奖励。

敦厚村制定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方案,正在逐一落地。 南方+ 阎锋 拍摄

敦厚村制定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方案,正在逐一落地。 南方+ 阎锋 拍摄

再加上村里从集体收入中拿出的配套资金,这彻底激发出了村里基层治理“微创新”的能量。清拆整治、“厕所革命”、提升路面、规范停车、新建公共配套……一系列的变化,让村民和租户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是新建的篮球场、羽毛球场。别小看我们村,我们村篮球队可是拿下大奖的。”在村里走上一遭,村民们的语气中无不透着自豪。甚至是以前人们习以为常的从头顶上穿过的各式电线,经过“三线整治”后,现在都整齐一新。接下来,这些线路也将埋入地下。

正在加紧建设的敦厚菜市场、大型超市和“夜经济”摊位,前身都是一层破砖瓦房。尤其是春节前将正式建成的敦厚菜市场,引入专业团队进行建设运营,将结束村菜市场等配套三十多年都没有提升改造过的历史。

在陈志辉看来,破题之后的变化,来源于村民们对建设美丽乡村的集体共识。这几年村里的工作,从最初的“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这种积极主动也正转化为行动自觉和大家的工作惯性。

敦厚村大型菜市场正在加紧建设中。 南方+ 阎锋 拍摄

敦厚村大型菜市场正在加紧建设中。 南方+ 阎锋 拍摄

“奇姐”来了

改革开放“马路经济”带来的繁荣之后,今天的敦厚村,又架设在了“双铁经济”的快车道上。尤其在“百千万工程”的语境下,像祖庙街道很多村一样,敦厚村涌动着新一轮大发展的希望与机遇。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底,在祖庙街道的组织下,敦厚村村干部包括经济社社长们,前往祖庙街道镇安村、朝东村等进行现场调研学习。这些典型村的旧改经验、产业园改造经验、村内围合管理经验等,都让敦厚村村干部们感触多多。

提升改造后的厂房新貌。阎锋摄

提升改造后的厂房新貌。阎锋摄

学习其他村的“蝶变”经验,再重新扫描自身,佛山地铁三号线敦厚站今年试运行,“高铁进城”项目广湛高铁佛山站加快建设,敦厚村的村干部们说,敦厚村的独特优势和机遇进一步显现出来。敦厚村要主动将机遇转化为行动,从党建共建、文化创新、基层治理等持续发力,助力区街重点项目的建设。

尤其在获悉禅城区“试行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后,敦厚村第一时间主动申请,最终成功成为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首批试点村。

该村的试点项目是城北华南金谷第四期——厚金广场。前期,华南金谷的开发模式是区街公资联动与村集体土地“三旧”改造相结合,整体物业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12万平方米为敦厚村物业。目前,按照约定,项目在建成三年后,厚金广场等物业刚刚移交回村里。

“面对厚金广场这样一个涵盖了商业、办公和住宅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空间,村里缺少专业人才,缺少专业招商运营经验。”村干部们说,相比之下,此前的综合批发市场、汽配城等,主要客户群相对零散、以个体户居多。如果能借此机会盘活闲置物业,提升物业出租收益,厚金广场这样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将对村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起到特殊的标杆意义。

就在最近,有着多年综合体招商运营经验的职业经理人陈嘉奇团队来到了村里。从调研规划、到客户建档、发力招商,再到宣传推广,职业经理人团队为敦厚村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经过前期的走访和市场调研,职业经理人与村里一起确定了产业主题和招商方向。

接下来,职业经理人团队将发挥在专业物业运营上的招商经验,通过“国集联动”的模式,为村里积极争取政府资源支持,联动公资物业招商资源等,再加上职业经理人的多样化招商渠道资源,将为综合体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物业运营的规范化、专业化。

“这里是禅南合作的前沿阵地,千灯湖商圈、祖庙商圈近在咫尺,聚焦引进高流量商贸业、高端服务业、数字文化产业等,打造一个吸引年轻人过来工作、社交、消费和居住的特色项目,焕发城北新活力大有可为。”村里与他们口中的“奇姐”团队,正达成越来越明确的共识。

通过职业经理人试点项目,积累新的“操盘”经验,探索一套适合村集体物业招商运营的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助力区街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一轮的腾飞,敦厚村信心满满。

南方+记者 阎锋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