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由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欧阳山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传统学术论坛暨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中文堂举办,旨在探讨欧阳山的文学价值和大湾区文学发展前景,激励大湾区文学继往开来,构建融通中外、富有岭南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原副局长徐祖平,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教授郭小东,中山大学中文系书记王琤,暨南大学教授宋剑华,广东省文联副秘书长、广东省批评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梁少峰,中山大学教授陈希,中山大学教授刘卫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伍方斐,暨南大学教授张丽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凌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袁向东等学者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合影留念。
经过第四届理事会换届选举,陈希当选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郭小东当选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伍方斐、张丽军、陈桥生、刘卫国、李贺、卢瑜、凌逾、谢晓霞、林继昌当选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刘茉琳当选秘书长。
“广东本土文学,需要广东作家的共同建树。不管他来自何方,首先要认同广东并有归属感。作家没有客居,他的乡愁就是他脚下踏着的土地。”郭小东表示,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在三十年的长足发展中传承弘扬欧阳山文学精神,促使广东文学创作血脉绵延不绝。“研究会将继续团结带领广大会员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
“弘扬欧阳山文学精神,发掘、激活有才能的作家,提炼岭南文学的价值和特色,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是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的首要任务。”陈希介绍,本届研究会将以“为会员服务”为宗旨,共同建立“凝聚情感,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优质平台,举办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为作家、学者提供多种交流途径和沟通方式,并与《粤海风》等刊物合作,组织专栏发表广东现代作家研究的最新成果等。
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郭小东(左)、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中)与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陈希(右)合影。
在王琤看来,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与中山大学中文系联系密切,他期待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研究会继续加强与中山大学的合作,共同探索和构建富有岭南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伍方斐、凌逾主持了论坛主题演讲,刘斯奋发表了题为《岭南文化的三大特点》的演讲;张丽军讲述了《欧阳山与百年中国文学》;李斌进行了题为《欧阳予倩的岭南戏剧活动》的演讲;刘卫国则以《〈高干大〉的成就与遗憾》为题进行分享。
随后,会上举行了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会上还对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章程进行了筹备修改,并为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班子成员颁发了聘书。
活动现场。
据悉,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由著名作家欧阳山于1994年创立,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在现代广东革命作家研究、《广东文学通史》编写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撰文】南方+记者 戴雪晴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