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熊疑攀爬高压电塔触电死亡!

深圳应急管理
+订阅

1月7日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

一座高压电架附近

发现一只黑熊仰面倒在草地上

疑似触电死亡

钦州市林业局1月8日通报称:经初步核查是一只亚洲黑熊,疑似爬上高压电架被电击死亡,黑熊尸体已由森林公安部门按规定保存。目前,林业主管部门正在对该黑熊来源及死亡原因开展调查当中。

当我们在户外时

要远离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

不要攀爬电杆、向电线抛投物体等

在进行电力施工作业时

更要警惕触电事故发生

近日

马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了

一起触电亡人事故的调查结果

2023年10月14日

广西南宁马山县白山镇一工程项目

发生一起1人死亡、1人受伤的触电事故

事故原因是

工人将登高脚手架到场内道路

横跨工地施工上空的

10千伏高压电线触碰

发生了触电

电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工作中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

易引发人员伤亡

用电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

近年还有多起类似事故案例

↓↓↓

案例警示

01

2023年11月15日,湖南沅江3名工人在电线杆上施工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另2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02

2023年7月7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镇某路段高压电桩上,1位电力工人在抢修过程中触电死亡。

安全用电关乎生命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

易引发人员伤亡

安全提示

电力施工作业中

经常涉及高压电操作

什么是高压电?

高压电通常是指,配电线路交流电压在1000V以上,或直流电压在1500V以上的电接户线。高压电具有强大的电流和电压,一旦人体接触到高压电源,会造成电击伤害甚至死亡。

高压电的常见地点有哪些?

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线路,例如高压电塔、变电所,或用电量大的用户,以电力为主要动力的火车、高铁、地铁。

高压电作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

01

高压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02

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不得单人移开或越过遮栏直行工作若必需工作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03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与避雷针。

04

停电拉闸必须按照开关(断路器、油开关、负荷开关等)、负荷侧刀闸、母线侧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的顺序与此相反。

05

巡视避雷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06

高压设备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对设备更为熟悉的一人担任监护人。

07

用绝缘棒拉合高压刀闸或经传动拉合高压刀闸和油开关,都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08

带电装卸熔断器时,应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上。

09

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未拉开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应视有电不得触及设备和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10

施工和检修需要停电时,应装设接地线,按照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包括停电、验电、放电、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经检查确认无电后,并交待附近带电设备位置和注意事项,方可开始工作。

万一遇到触电事故

  应该如何应对

↓↓↓

脱离低压电源

01

切断电源

首先要做到的是将电源开关切断。

02

拉开触电者

当我们拉触电者的时候,一定要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衣服、帽子、毛巾把手缠好才能去拽拉触电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拽触电者的脚和手。

03

挑、拉电源线

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去挑拉电源线,注意,千万不要挑到别人和自己身上。

04

隔断电源线

我们也可以采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铁锹等利器砍断。切断电源时,必须要站在木板或绝缘垫上进行操作。

脱离高压电源

01

高压设备上的触电

有人在高压电源上触电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与供电单位取得联系,及时停电。如果不能及时联系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并使用绝缘棒,然后拉开熔断器或者是绝缘后的熔断开关。

02

架空线路上的触电

当架空线路上触电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抛跨足够界面适当长度的金属软导线,迫使电源开关跳闸,来救出触电者。当我们抛出一段金属导线的时候,一定不要站在高压线下,避免因为电弧伤人或触及高空坠落电线的可能。

03

断落在地的高压导线上的触电

如果触电者触及在地面上的高压导线,当未确认段落导线无电时,救护人员在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穿戴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前,当我们去救护触电者的时候,不得接近断线点8-10米的范围内,然后用绝缘棒将电源线挑开。

深圳应急提醒您: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技能,加强安全防范

end

▌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国应急管理、广东应急管理、建筑安全生产、湖北应急管理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