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小于8毫米,就一定安全吗?

广医一院
+订阅

随着12月的到来

体检被提上日程

很多人已经拿到了

新鲜出炉的体检报告

根据调查

20%~50%的体检人群

会被查出肺结节

人们也从刚开始的焦虑

逐渐习以为常

甚至还会给“新人”科普

“你这不到 8 毫米,没事的。”

那么

仅从大小真的能确定肺结节危险与否吗?

体检查出肺结节后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肺结节危险程度不止看大小

随着肺结节检出率的提高,人们对于肺结节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其中,通过肺结节的大小辨别危险程度成了“常识”,如小于8毫米→安全;大于8毫米→要手术。但是,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判断肺结节是否危险、是否手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张满介绍,肺结节可根据密度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其中,亚实性结节可进一步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打个比方,肺结节就好比建房子,肿瘤细胞会先搭起一个房屋框架,也就是单纯性磨玻璃结节,随后顺着框架生长,在装满整个房间的过程中,还会放入一些“家具”,就逐步变成了混合型磨玻璃结节,且随着房间被充满,“家具”越来越多,其实性成分也就越来越高,也越危险。

所以,肺结节的大小只是判断危险与否的参考因素之一,从专业角度出发,还要看肺结节的实性成分占比、结节的形态、密度、容积倍增时间等。

发现肺结节该如何随访

这几种情况需警惕

张满表示,通常来说,对于小于6毫米的肺结节,不论其实性程度如何,是否磨玻璃结节,都可以先观察,一年复查一次胸部CT,观察肺结节的变化。

对于6~8毫米的实性结节、≥6毫米且实性成分<5毫米的部分实性结节以及8~15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可以每6个月复查一次胸部CT。

对于8~15毫米的实性结节,≥6毫米且实性成分大于5毫米的部分实性结节以及≥15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要每3个月复查一次胸部CT。

随访中实性成分增加2毫米或者新发结节平均直径≥4毫米定义为变化。

此外,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手术处理,可首选微创:

01

对直径≥15毫米的持续性纯磨玻璃结节,直径≥8毫米的实性结节或实性成分≥5毫米的持续性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高度疑似恶性者。

02

影像学形态如毛刺、分叶、胸膜改变(胸膜牵拉、胸膜皱缩、胸膜附着、胸膜凹陷)、空泡征、血管征(扭曲/扩张/僵硬)及囊腔型等恶性征象者。

03

动态随访后稳定或增长(结节最大径或实性成分最大径增长≥2毫米)者。

放宽心,三至六成肺结节可消散

虽然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要做肺结节手术,但其实,相对于肺结节的检出率,肺结节的手术率并不高。在检查出肺结节的所有患者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需要手术。

张满介绍,肺结节就好像肺上长了“痘”,并非所有“痘”都会致脓、留疤,也并非只有肿瘤才会致“痘”,比如空气污染严重、吸入粉尘、感染等,都可能会诱发肺结节,这些肺结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

据研究显示,三至六成的肺结节是会在随访期间消散,所以大家检查出肺结节被告知随访也无需惊慌,更不要自己吓自己。

温馨提醒

35岁以后开始做CT,降低死亡率及早处理肺结节是发现早期肺癌以及预防肺癌的有效方法。

那么,多少岁开始要做CT筛查呢?张满表示,相关指南推荐55岁以上开始定期做胸部CT检查,但有研究显示,35岁后开始做CT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每年做一次CT筛查很有必要。

专家介绍

出诊时间:

荔湾区.大坦沙院区

周一、二上午、周三全天

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医院‍‍‍‍‍‍

周五全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院多区)

▲沿江院区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海印院区

(广州市海珠区康大路1号)

▲大坦沙院区

(广州市荔湾区桥中中路28号 珠江大桥旁)

▲珠海横琴院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宝兴路118号)

编辑:禾安

责编:阿如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