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全球城市治理创新·前海论坛”举行

南方+

1月13日,“全球城市治理创新·前海论坛”在深圳前海国际人才港港湾报告厅举行。

论坛由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旨在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助力世界级城市群和全球标杆城市建设。

来自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世界大都会协会、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等境内外高校和智库,以及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建部节能与科技司、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等科研机构和党政部门的100余位嘉宾与会,共论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创新发展。

深大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落户前海

当日,举行了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前海基地揭牌仪式、中国城市治理创新案例数据库及《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丛书》启动仪式。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提到,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下辖多个省级和市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研究院获得了百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和咨政建言方面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希望研究院以落户前海为契机,深度参与前海合作区的开发建设,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提出,当今全球城市化率接近60%,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65%,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研究院将聚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的高端智库和交流平台,研究院落户前海不仅有助于研究院在地发挥研究优势,还将与前海合作区共同探索出全新的地方政府—高校智库合作发展模式。

在随后的主旨发言环节,专家大咖论道城市治理。

其中,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以“Governing growing metropolitan spaces”为题,提出创新城市治理形式要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当前全球的新城市规模可区分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军教授,以“用好时空信息,讲好美丽中国故事”为题,提出美丽中国建设需落实到国土空间上,借助以遥感、空间定位和GIS为核心的时空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城市空间治理,做好时空型监测评估,克服以往各部门(地区)各自为政、单一调查评估的局限性,增强对社会—经济—环境综合发展状况的系统性研究和整体性认知。

住建部节能与科技司原副司长、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理桥以“城市治理范式变革的一种模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思路”为题,提出长三角先行建设“水乡客厅”,进行区域治理和区域协作的压力测试,其以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力、示范性为设计原则,以“把生态绿色渗透到要素资源优化中”为治理机制,形成了新的“水乡客厅”治理模式。

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正式启动

同日,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启动仪式暨圆桌会在“全球城市治理创新·前海论坛”上举行,在随后进行的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圆桌会上,来自大湾区粤港澳三地学者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和城市治理创新。

其中,俞可平表示,大湾区的城市治理具有特殊性,建议大湾区城市治理研究网络发起单位共同举办年度圆桌论坛,推动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评选,开发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指数,建立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数据库,创新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

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表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治理的重要动力,启动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将会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胜会认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需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需突出各发起单位的研究优势,形成研究合力,推动城市科技创新治理。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系主任林维峰提出,各发起单位需通过共同开展项目研究,来增强研究网络的联系性和持续性,需致力于对城市公共政策产生实质影响,联合开展专项城市治理培训,提升研究网络的影响力,以全球化眼光向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拓展。

【撰文】徐峰 张光岩

编辑 杨溢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