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百千万 早争春#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预见2024年的茂名,那就是许多深刻影响未来的大布局“向新并进”——
有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基础性成效,今年从“五链”补链强链入手发展新质生产力,茂名制造业当家站在新起点;
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开工。柯裕清 摄
有了实施“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点上出彩”的积累,今年向“线上贯通”“面上铺开”拓展,茂名县镇村发展进入新阶段;
信宜窦州墟。卢文生 摄
有了北组团、中南组团“双向奔赴”的城市新形态,“茂名新城”正式提出,组团式城市进化冲刺“两大机遇”窗口期。
1月12日,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这场为茂名2024年经济发展谋定方向的重要会议,明确“抓住八大牵引展现新作为”的实践路径。即以“感恩奋进六大提升行动”为牵引,以“内外兼修、全面发力”为牵引,以制造业“四大工程”为牵引,以建设“精明紧凑城市”为牵引,以“绿美茂名生态建设”为牵引,以“创建文明城、办好省运会”为牵引,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为牵引,以“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为牵引,展现新作为。
向新并进,背后是保持战略定力,不折不扣抓落实,这就是新的这一年,茂名自身工作的确定性。
展新链
1月8日、10日,茂名市县域暨三大平台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如期上演。这是茂名每个岁末年初都坚持的习惯,看一看过去一年的发展新变化。但今年的现场会有点不一样。
一来是主题聚焦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凸显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二来是把看现场和开大会结合起来,互相比一比、学一学,让大家对产业发展有更直观的感受,接着再开一场制造强市大会,激发全市干部推进产业发展的思路之变。
观念的转变源自客观存在发生变化。2023年,茂名制造业领域发生的几件大事,深刻影响未来。
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开工;东华能源一期(Ⅰ)3套装置、欣旺达汽车电子项目相继投产;华南钛谷项目即将开启全国第一个钛全产业链。更重要的是,茂名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被确定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5个主平台之一,获得政策指标倾斜。
欣旺达电白基地开园。张鹏飞 摄
发展态势之变,许多“老茂名”都未必察觉。此次全会正是顺着产业变化之势,谋定茂名制造业“四大工程”。分别是五链延展提升工程、中小企业扶壮工程、重大平台提能工程、营商环境攻坚工程,这是“产业、企业、平台、环境”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五链共建”是重中之重。分别依托“茂名石化”升链、“零碳产业园”建链、“欣旺达电白基地”延链、“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拓链、“华南钛谷”壮链。这将促使茂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生产力布局。
制造业“四大工程”,事关茂名长远发展。眼下,既需要多做出成效的“显功”,也需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潜功”,保持耐心定力,才能真正构建茂名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
出新招
2023年,茂名实现“百千万工程”良好开局。
这一年里,茂名构建“党委管总、指挥部主战、专班主建、全市一盘棋”指挥体系,“市级抓总抓要、县级主战主抓、镇级抓实抓细、村级做活做特”责任体系成形。
这一年里,县镇村焕发新气象,“点上出彩”让人印象深刻。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信宜、高州及全市7个镇、59个村纳入全省典型县镇村名单,数量居全省前列。
傍晚,绚丽灯火点亮茂名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高超华 摄
今年干得怎么样,对“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至关重要。2024年,茂名将推动“点上出彩”向“线上贯通”“面上铺开”拓展。此次全会,茂名明确了战法打法。
首先看“点—线—面”梯次推进。“点”上,示范墟、典型镇、典型村、示范线路、示范点位还要提升做实,以典型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线”上,县镇村三级联动抓经济、抓产业之外,还要依据相邻相连的原则,突破行政界限,以镇为单位串点成线,打造农文旅、产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带;“面”上,将“点”“线”经验推广铺开,通过系列改革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和服务乡村。
再来看“县镇村”协同融合。做强县级“承载点”,重点抓好县域产业和县城提能两件大事;建好镇级联结点,打造好美丽圩镇;做活村级“资源点”,突出激活“土特产”和“微动力源”两篇文章。
还要向“省市校”借势借力。比如推动与佛山市从产业协作拓展到公共服务等更广领域;做实“百会帮百镇”、建筑企业结对帮扶;保持力度深化与高校的结对合作,推动实现校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总之,2024年茂名将内外兼修、全面发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只有紧锣密鼓、紧抓快办,才能抓住全省“一盘棋”的大机遇,加快发展。
建新城
茂名是一个中心城区组团式分布的城市。北中南组团融合,是解决茂名城市首位度低的破局之要。
茂名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一年多来,茂名推动“第一圈层”规划建设加速成形成势,城市组团融合进入“快车道”。
先看北组团,茂南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带动周边聚商气旺人气。以前只有东汇城商圈“一点”,如今已“多点”成片。加上袂花江滨江生态公园即将建设,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东环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等动作连连,北组团向南拓展加速。
再看中组团,共青河及高铁片区路网建设已经展开,省实附属茂名学校建成开学,奥体中心、市属国企总部、生态湿地保护工程等全面铺开,北中南组团间的缝隙有机衔接、加速缝合。
正是基于组团融合的新态势,全会报告作出一个重要判断:已经搭建起“茂名新城”主骨架,带来了新气度。
茂名奥体中心。概念图
2025年广湛高铁开通、2026年举办省运会是茂名新城建设的两大机遇。在这个窗口期,推动茂名新城成形成势,既要从大处着眼,编制好各项规划,也要从小处着手,一个个项目抓。
从大的空间范围看,茂名新城包括共青河新城、水东湾新城、博贺湾新城。从小处着手,先推动核心区及重点发展区,主要是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和茂东片区的建设,把“第一圈层”做扎实;再逐步推进水东湾新城和博贺湾新城建设,牵引“第二圈层”发展。
更小的层面来讲,核心区项目的实施也要有步骤、稳步推进,当前要向“第一圈层”规划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实现核心片区率先突破、率先成势。
向新并进的茂名,已然站在时代风口之上,正朝着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目标奋力前进。
【策划】陈戈
【统筹】汤凯锋 毕式明
【执行统筹】赵文君 陈丹佳 刘俊
【采写】南方+记者 刘栋铭 杨金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