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和温馨,带着一岁娃和公婆,一起去支教!

广州南沙发布
+订阅

将南沙的教学经验带到平远,

让更多的

乡村教师和孩子受益。

这是华南师范大学

附属南沙中学

90后教师王美虹

一直有一个“支教梦”。

但是,不满周岁的孩子让她在圆梦面前踌躇。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我们和你一起去吧。”从未出过远门的公婆说的一句话,让王美虹有了勇气和力量。

组内研讨课、学校示范课、县级公开课……一个学期过去,王美虹带着成立不到两年的平远县实验中学初中部老师们“升级打怪”。

以下为王美虹老师的自述故事

梦圆平远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支教梦,它源自对教育的初心与热爱。2023年6月21日晚,学校发布了赴梅州教育帮扶文件通知,我知道自己圆梦的时刻到了,当晚就递交了申请表。林天伦校长肯定了我自愿参加帮扶的想法,并鼓励我要精诚奉献、积极作为,切实发挥南沙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受援学校高质量发展。赴平远支教一事就此定下。

这个时候我才考虑到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孩子还不满周岁,该怎么办?我渴望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但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办不到。没想到从没出过远门的公婆非常认可我的决定,并表示愿意跟我一起到平远,解决我的后顾之忧。学校和家人的支持,令我十分安心、十分感动。

支教生活

平远县实验中学初中部办学刚满两年,师资严重不足,学校领导问我是否愿意转换到初中去,我欣然应允。

初中部几乎都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她们工作上有活力,学习上有热情。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为将南沙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全方位融入平远教育,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先后多次组织开展组内研讨课、学校示范课、县级公开课,获得了亲临现场听课的学校以及发展中心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我和老师们一起研读新课标,围绕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情境设置、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等热点问题积极发言,指导科组长李汝娜老师参加县级优质课比赛《周亚夫军细柳》,获得了一等奖。

对于孩子们来说,支教老师是一个无比新鲜的“事物”,每天下课后就有学生围住我问这问那。山区城镇中学的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我们能做出来才怪”“老师,你太看得起我们了”“我们就只有这个水平”,诸如此类的自嘲常挂嘴边。我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们只要心中有梦,坚持走下去,远方并不遥远

“老师,我以后想考中山大学,我去广州了可以找你吗?”一天下课后,一个孩子跑过来问我。

“当然!老师可以去车站接你,请你吃大餐!”我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心里一阵温热。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平远,触目青山翠,半年多的工作和生活,我切实感受到“精致小城,大美平远”的魅力。“大美”不只在于山水的秀美,更在于孩子们的纯洁腼腆和客家人的朴实热情。

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知道个人的力量何其有限,一年的时间多么短暂,但是能够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梦想的大门,让他们看到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勇敢地去成为更美好的自己,这也正是支教的意义所在吧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潇方

文字:罗瑞娴

图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制图:潇方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