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部分省份乙流占比超甲流,建议高风险人群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国是瞭望
+订阅

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现场直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元旦以来,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当前的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水平,医疗服务总体平稳有序。

“随着寒假和春节假期的临近,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可能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米锋提示,要做好监测预警,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和重点环节防控,及时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咨询和转诊指导等服务,并为他们接种疫苗提供便利条件。

米锋表示,要积极调配医疗资源,优化就诊流程,保障医疗用品供应。针对假日期间常见的运动伤害、事故外伤、心脑血管急症等做好医疗资源储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元旦假期以来,南北互跨旅游火爆出圈,南来北往的游客尽情感受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米锋提到,南北方气候差异大,要关心目的地及沿途天气变化和道路安全情况,关注身体健康,注重防寒保暖,谨防冻伤感冒,防滑防摔倒。旅途中要注意饮食卫生,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出现呼吸道症状,及时鉴别,及时就诊。

中国疾控中心:感染过甲流的患者,也有可能再感染乙流

近期,乙流感染整体呈上升趋势,刚感染过甲流的患者,是否会再感染乙流?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在会上介绍,季节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我国南方省份自10月上旬,北方省份自10月下旬,先后进入本次流感流行季,前期以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株。

“南方省份近三周乙型流感病毒占比持续上升至36.8%,北方省份近五周乙型流感病毒的占比持续上升至57.7%,部分省份乙型流感病毒的占比超过了甲型流感病毒。”王大燕表示。

王大燕解释说,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通过病毒的基因和蛋白序列特征加以区分的,它们造成的季节性流感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别,要区分和鉴定是甲型还是乙型流感病毒,要通过病原学的分型检测,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同一个流感流行季,通常都会出现流感病毒的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共同流行,只是占比不同,得了甲型流感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乙型流感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王大燕说,也就是说,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甲型流感,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乙型流感,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中青年女性怕冷怎么办?中医专家来支招

“确实有特定的人群比较怕冷,尤其在入秋、入冬后,手脚是凉的,这方面以中青年女性更为明显。从中医的理论来看,这属于阳虚的状态,它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状态。”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如果日常多注意,还是能够改善这种情况的。

刘清泉举例道,比如少冷饮,冷饮一定要在最热的季节去喝,一年四季要注意减少冷饮等生冷食品的摄入。中医有一句话叫“春夏养阳”,春天、夏天是养护阳气的最好季节,“入秋进补”则是指多吃一些温养的食品,比如羊肉、生姜、胡椒等。“此外还要适当增加运动,从中医来看,运动可以把人的阳气动起来,对于改变这个群体的这种身体状态是有好处的。”

中国疾控中心:JN.1变异株大概率将发展成我国优势流行株

王大燕在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根据多渠道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后,全国新冠疫情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新冠疫情哨点医院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保持在1%以下,JN.1变异株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专家研判认为,今冬明春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短期内仍将以流感病毒为主。

“受JN.1变异株持续输入,国内流感活动逐渐降低和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等多因素影响。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JN.1变异株大概率将发展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王大燕说。

冬天路滑如何防跌倒?北医三院答南方+:别看手机,外八走路

南方+记者在会上提问: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应该采取怎样的行走姿势,以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防止冬天路滑走路摔倒?

“这是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冬天确实环境比较特殊,如果我们(行走)姿势不正确,或者走路比较急的话,是特别容易摔倒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很多人认为,冬天穿的衣服厚,可能摔一下也没关系,但其实人的肌肉、骨骼在冬天收得更紧,更不灵活,摔倒以后更容易造成损伤,所以预防跌倒是特别重要的。

王健全提到,要预防跌倒,建议把重心放低,走路的时候曲着腿可能要会好一些,“尤其是眼睛不能看手机,不能走神,要集中精力。”第二,是走路的时候要走“外八字”,不过腿不要分得很开,大概和肩关节同宽即可,速度要慢一点,不要突然转弯或是突然回头,还要尽量走没有结冰的路面。“此外,冬天冷,手容易插到兜里,在走滑的路面的时候,手一定要拿出来,做好平衡。”

最后,王健全还送上了一个顺口溜:“膝盖微曲,重心低,外八分开,脚沾地。短步蹭行,摆手臂,平衡慢速,不着急。”

南方+记者 段江含 刘长欣

编辑 张鹏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