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举办了首届以“镜观未来,肠治久安”为主题的“炎症性肠病”病友会。活动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新颖教授前来授课,惠州六院党委委员梁洪浪,医务部主任沈伟锋,医保部主任许杰,护理部主任姚雪莲、内科科护长李惠文,消化内科主任卢敏、副主任陈国兴、护士长方婷参加此次活动。
医务部主任沈伟锋为活动致辞,他指出惠州六院作为惠阳及大亚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公立三甲综合医院,承担辖区内近百万人口的医疗健康任务。炎症性肠病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疑难病症,惠州六院为患者提供IBD相关诊疗服务责无旁贷。近年来,惠州六院通过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学科共建的形式,重点打造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并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已建立胃肠病中心,形成了胃肠病全程诊疗的“闭环式”体系,为胃肠病患者提供高效、精准、规范化的诊疗服务。今后,惠州六院将以胃肠病中心为依托,努力建设惠阳及大亚湾地区的胃肠疾病诊疗高地。
会上,惠州六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王新颖教授向病友分享了主题为“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案的选择”的讲座,王新颖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生物制剂应用、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疾病的预后等方面向病友们做了全面的讲述,让病友们对炎症性肠病有了全面的认识。
消化内科方婷护士长带来了题为“炎症性肠病饮食指导”的讲座,深入讲解了饮食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她强调了营养支持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相辅相成,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致力于实现“肠治久安”。
病友会现场,来自各地的患者与专家积极互动,纷纷提出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对疾病愈后的担忧,王新颖教授、医务部沈伟锋主任、医保部许杰主任、卢敏主任等多位专家、主任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讲解,对其疾病发展的程度及出现的相应并发症提出相对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种可以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食欲减退、消瘦,还可能会引起口腔溃疡、关节肿胀、骨质疏松等肠外表现。该病呈现慢性复发性、长期性、致残率及手术率高等特点。
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BD的发病率正在上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IBD患者将达到150万人,发病人群为青壮年,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精神心理压力。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虽然炎症性肠病还无法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个治疗是漫长的、持续终生的,患者是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因此,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该疾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立足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创建了炎症性肠病病友微信群,为患者提供疾病信息、医疗咨询及相互交流的平台。
今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将定期举办病友会,希望通过此举共同提高社会各界对IBD疾病的关注和应对,认识IBD的严重危害性,帮助患者实现慢病自我管理,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医患携手,让爱延长。
END
供稿 | 医务部 李晓仪
审核 | 一审:沈伟锋,二审:梁洪浪
校对 | 一校:沈伟锋,二校:梁洪浪
编辑 | 宣教室 李敏妍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