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中山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年,中山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指标稳步提升,荣获国家、省级荣誉12个,在全省范围内首创突破性工作6项,公众生态环境总体满意度较2022年再提升。
即日起,南方+中山环保频道推出“巡礼环保2023”系列报道,聚焦2023年中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讲述中山守护绿水青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企业一次性提交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下称‘环评’)与排污许可证两个审批事项申请,审批部门对上述两个事项进行联动审批,实现‘提交一次材料、完成两项审批’的惠企利企目标。”《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排污许可证并联审批实施方案》(2023年修订)中指出。
近日,中山市再次优化环评行政审批程序、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实现“提交一次材料、完成两项审批”。
过去的2023年,像这样审批提速、服务加码的事情在中山生态环境审批服务工作中并不少见。
2023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强化服务企业能力,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环评审批不断提速增效。2023年10月,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还获得了2023年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以更高效的审批速度、更人性化的办理流程服务企业,是中山生态环境部门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中山“环保管家”走进企业。
打造一批“环保管家”
2023年新年伊始,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连开两场“开门廉谈”,分别与市镇环评审批人员、社会环评编制机构进行廉洁专题谈话。
对环评工作的重视,也彰显了中山生态环境部门助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服务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态度。
企业发展与城市未来息息相关。
中山企业众多,环境管理生产链条长、事项多,政策法规多、管理要求高,企业一方面面临更多的环境管理事项和更高的治污成本等压力,另一方面还可能因专业知识不足,无意间造成环境管理不合规的情况,这样,企业不仅面临高额行政处罚,还会造成项目无法落地、信用等级降低、无法顺利上市等诸多“卡脖子”问题。
这时,生态环境部门“环保管家”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中山“环保管家”走进企业,指导环评审批工作。
2023年,中山市“环保管家”一次次走进企业,与企业搭建起联系,鼓励企业“有环评问题,可以随时联系环保管家”。
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市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开展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围绕企业“抢时间、抓进度、快落地”的需求,提前主动介入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以“清单制+进度表”加强项目跟踪,建立涵盖全市791个(动态更新)重点项目的服务台账。
比如,在比亚迪项目落地投产过程中,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民众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局、技术专家组、比亚迪公司、环评单位实行驻点办公模式,点对点、手把手指导建设单位,最终该企业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变更、技术改造三个项目均顺利审批通过。
此外,中山市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还通过面对面沟通、函复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全流程的审批服务技术咨询,2023年累计服务企业逾400家次,并通过公开投诉电话、接受群众建议、扫码评价等方式,主动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
企业行政合规是企业为防范违法违规问题而建立的风险防控机制,生态环境部门及时提供的高效、权威的工作指导无疑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了一层保障。
中山“环保管家”走进企业,指导环评审批工作。
环评审批再提速
2023年,中山市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
2023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将以往“先评估后审批,先公示后审批”的串联模式改变为“边评估边审批,边公示边审批”的并联模式,在公示、踏勘、修改等环节,并行推进评估、审批,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压缩行政审批时间至3个工作日;在此基础上,去年11月印发《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排污许可证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进一步将两个行政许可事项并联审批,实现“提交一次材料、完成两项审批”的惠企利企目标。
“如果是像原来那样,公示是独立的环节,要有5个或10个工作日的受理公示时间,受理公示到期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现在我们在公示的同时开展技术评估、审查,整个效率提升很多。现在审批流程也更加规范,大家服务意识更强了。”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审批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郑锦辉介绍。
目前,中山市报告书(表)的行政审批时限均压缩为3个工作日,相比之前报告书行政审批时限的10个工作日、报告表审批时限的7个工作日,效率实现翻倍提升。
同时,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还强化项目环评分类管理,该严则严、能简则简,对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再要求纳入环评管理。
“特别是对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地质勘探、场地平整、拆除旧有建筑物、临时建筑、施工用临时道路、通水、通电等,以及不涉及敏感点的厂房项目均予以豁免环评。”郑锦辉说。
截至2023年12月15日,中山市791个(动态更新)重点建设项目或重点工业项目中,174个项目豁免环评,另有340个项目豁免厂房部分的环评审批,推动项目“拿地即动工”,加快落地建设。
此外,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还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并积极试行“打捆”审批。
2023年4月,中山市5条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打捆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由环评审批部门出具统一的环评批复,这是中山市首个享受“打捆审批”改革政策的项目,实现审批时间再缩短、环评费用再压减,同时保障了广东省重点项目东部外环高速公路的顺利实施。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企业行政合规建设,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工作,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方法,推动企业向减污降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绿美中山贡献力量。”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苑世敏
通讯员 肖欢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