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惠城 | 人物篇——杨起元①:出身于书香门第 自少颖异多年苦读

惠城发布
+订阅

杨起元是惠州著名的三尚书、湖上五先生之一。他曾任广州禺山书院山长,创建惠州敦仁书院,讲学丰山永福寺,纂修《惠州府志》,对岭南的理学发展和惠州的文化建设贡献巨大,也是惠州古代名人中,学术成就最高、思想理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人物之一。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万历年间进士,累官至礼、吏部右侍郎摄二部尚书事。他尊王阳明再传弟子罗汝芳为师,是晩明理学最具勇气的探索者、创新者、实践者、传道者,同时又是与唐顺之、归有光、汤显祖等齐名并列的“时文八大家”。

杨起元

杨起元祖籍博罗泊头,生于归善县城塔子湖(今桥东)。杨起元的祖伯杨天祥是明正德年间进士,终生读书教学。父亲杨传芳传承家风,入罗浮师从明代心学大师湛若水。杨起元出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良好的读书氛围和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他长大成才的沃土。

杨起元自少颖异,开敏大度。八岁时幼弟暴夭,他怒作文以诮鬼,“辞严义正,情哀意恳”,长辈们读后不禁感动落泪。十岁即能诵古文《尚书》。有一次,杨传芳让杨起元写一篇讲义,测试一下他的学问,结果发现少年杨起元已经能将四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杨传芳惊讶之余深感欣慰,认定“传吾业者此儿”。而当时官府无能、社会动乱、家计拮据,也让求学艰辛的杨起元自小明白世事,立下澄清天下、造福社会的大志。

罗汝芳

相较于叶梦熊,杨起元考取进士的道路并不顺畅,前后足足花了10年时间。落第让他“愤学之无成”,愧对先人,决心践行读书行路的古训,游览河山,增广闻见,开拓心胸,等待时机。明万历四年(1576),杨起元再游南京,与著名学者黎允儒一见如故,特别是黎允儒详述其老师罗汝芳的思想学说,让杨起元“一语豁然”,心生向往,找到了学问追求的目标。正是这次邂逅,改变了杨起元的人生轨迹。

参考文献:

[1]《风雅鹅城》编委会.风雅鹅城:惠州府城的文化记忆.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21.7

来源: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