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钱包数已超90万个!中山数字人民币试点成绩单出炉

南方+ 记者

近日,笔者从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获悉,2023年以来,中山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山市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已超90万个,办理转账、消费业务超750万笔,涉及交易金额近19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14.62万家。

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的一年,该行坚持金融为民、金融便民、金融惠民理念,指导辖内运营机构深入推进中山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从促进文旅消费、民生领域应用、赋能乡村振兴、优化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切入,搭建多维度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打造中山数字金融新生态。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着力消费文旅,激发市民消费活力。围绕市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与美团、唯品会、京东、网易云等7个线上平台合作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华发商都、天悦城、紫马奔腾、星光联盟等14个大型商圈实现数币支付全覆盖。为詹园、中山影视城等旅游景点接入数字人民币购买门票功能,联合华侨城开展“仲夏夜星光游乐园”数币消费节活动,在中山市博览中心落地夜市经济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为20家粤菜门店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助推中山餐饮文旅产业升级。2023年,累计开展有关数字人民币优惠活动39次,促消费约4700万元,全力助推区域消费升温。

紧抓民生领域,延伸数字经济触角。持续加强数字人民币在公共领域的应用,促进传统业务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水费、燃气费、电费、物业费缴纳场景搭建。为中山市10个校园、5家连锁药店及15家医院开通数字人民币缴费渠道,推动“智慧校园”“智慧医院”落地。积极将数字人民币融入政务场景,与中山市税务局、中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联动,实现数字人民币在缴退税、公积金、住房维修基金领域的突破。其中,去年5月中旬联合东区税务局落地中山市首个数字人民币缴交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场景。去年11月初为中山市金融工作局发放全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统发工资,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政府部门封闭场景的应用。

赋能当地特色,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去年12月中旬,联合市金融局、古镇镇政府等部门举办古镇镇数字人民币示范区启动仪式,落地省内首个数字人民币示范镇,同时为镇内2072家灯饰门店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助力古镇特色灯饰产业发展。联合中山市沙溪供销社落地全市首个乡村振兴数字人民币消费优惠场景,为乡镇消费增长提供新动力。为神湾镇托马斯农场、坦洲镇孖宝家庭农场和坦洲镇子健水果种植场接入数字人民币收款功能,提升了农场支付方式的便捷性。

做强金融服务,扎根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线上、线下数字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全覆盖,2023年,累计办理7笔共47.8万元数字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为3家企业发放共739万元数字人民币经营贷及普惠贷款,其中,发放了全省首笔“数字人民币+首贷户经营贷”和“数字人民币+企业信贷+绿色金融”贷款,积极做好民营企业资金接续服务。此外,辖内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现金自助设备实现数字人民币钱包兑回现金功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

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深化银政企全方位合作,推动运营机构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实现政府、企业、商户、消费者同频共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山路径,打造便民惠民新标杆,为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走实走深,服务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撰文】伍杰

【通讯员】杨刚

编辑 卢子衡 钟商业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