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广东省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全省全面启动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到80%,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全省初步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老年痴呆防治行动的社会氛围。
资料图片。
《行动方案》明确,通过在广州、深圳、东莞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老年痴呆科普宣教、早期筛查、人员培训、协作管理、分类干预、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服务,构建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发生,并帮助照护者缓解照护压力,实现防治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改善老年人健康生活品质。
为加强对各级各类老年痴呆防治机构的质控评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牵头组织对各地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工作情况进行指导评估,确定一批试点地市和区县,推广老年痴呆照护辅导技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医院管理相结合的痴呆防治干预模式。
健康贴士
权威专家快问快答
如何做到对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副主任肖颂华教授回答了6个大家关心的话题。
南方+:到底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肖颂华: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很缓慢的、进行性发展的脑部退行性疾病,是最多见的痴呆形式,占所有痴呆症中的80%左右。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后天获得性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计算能力等)恶化,损害日常生活能力,导致不能独立地生活、学习、工作。其中记忆力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最主要的认知能力损害表现。
南方+:什么人更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肖颂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和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类似患病),其发病率随着成人年龄每增长10岁而不断升高,对于8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会达到总人口的20%—40%。其次,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糖尿病患者患该病的风险会增加3倍。遭受过头部外伤,长期处于铝、汞等有毒环境等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潜在影响该病风险的因素还有:同型半胱氨酸和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血压病、叶酸水平降低,水果蔬菜等低膳食摄入、缺乏运动等。
南方+:阿尔茨海默病仅仅是记忆力下降吗?
肖颂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能力的变化遵循一个特色的模式倾向。开始有记忆障碍,后逐渐出现语言和视觉空间障碍。也有20%的患者首先表现非记忆力下降,比如找词、组织工作或导航困难等。
在疾病早期阶段,记忆力减退可能会无法识别或归咎于良性健忘,慢慢地,认知问题逐渐加重开始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在中期阶段,语言交流有障碍,命名、理解和表达流畅性均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社交活动。视觉空间障碍还可能干扰穿衣、吃饭甚至走路,同时无法完成简单计算和阅读。
在疾病后期阶段,有些人有活动但漫无目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丧失,可伴有妄想症、性格大变、攻击行为、夜晚徘徊、拖沓步态及运动迟缓等症状。
在疾病终末期,患者迟钝,肌肉变得强直,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进食、穿衣、洗漱均需要帮忙。
南方+:怎样尽早识别家里人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肖颂华:了解疾病的早期征兆很有必要,早期征兆可呈现如下症状:
●记忆减退。
●开始难以顺利完成一项日常生活事件:洗漱、做饭、购物等。
●出现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存在表达不完整的句子、忘记简单的单词、用错误的名字称呼等问题。
●出现忘记今天到底是哪一天或自己在哪儿。
●判断力差:比如在大热天穿很多衣服或在冬天不穿外套外出。
●计算能力变差:购物时无法完成简单支付计算。
●不再能够遵循计划处理事务。
●常把东西放在错误的地方。
●感觉不认识镜子里的自己。
●视力问题:失去阅读、判断距离和识别颜色的能力。
●情绪、性格及人格改变。
●失去动力,对原来感兴趣的活动缺乏动力。
●自发性主动活动减少。
●失去使用常用物品的能力。
●难以入睡。
●奇怪的想法,如有妄想症等。
●感觉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普通老百姓难以察觉,非神经科专业医生难以准确诊断,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部磁共振)、抽血检查难以发现异常,所以在中年老年人群中,尤其有上面这些征兆的人群,以及有家族史的中老年人群,很有必要通过神经科专科医生进行规范的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
南方+: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治疗吗?
肖颂华: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缺乏有效治愈的药物治疗方法,所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处理原则是: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发治疗该病的药物,我们期待新药研发出来的同时,重点关注在有关行为和神经问题的长期改善方面,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护理支持,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
在疾病早期阶段,记忆助手(笔记本及日常提醒张贴)会有所帮助。家庭成员应当加强愉快活动,同时缩减不开心的活动。厨房、浴室、楼梯及卧室需注意安全性。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感官刺激、身体和智能锻炼、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非药物治疗。
目前有数种药物(如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美金刚)已获得FDA批准,用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发展速度,在疾病早期使用更能明显延缓疾病进展。
南方+:怎样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呢?
肖颂华:该病的预防策略可分为两种,一是与生活方式有关,二是与基础疾病防治有关。身体活动、能量限制和社交等生活方式可作为疾病的预防因素。建议如下:
●增加运动量:在体力跟得上的前提下,不要仅仅限于散步溜达的轻运动强度,最好能做到“气喘吁吁”地完成一项锻炼计划,这样可能更有效果。
●“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可能会改善神经保护。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对我们的心智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患痴呆的风险。“地中海饮食”中包括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蔬菜、豆类、水果、鱼和橄榄油,以及油苷等多酚,它们会干扰淀粉样蛋白在脑内聚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但饮食只是影响患病的因素之一。
●多做健脑活动且保持社交:大脑越用越灵活,对于每个年龄段都是绝对适用。老年人一定不要“深居简出”。每天多与老伴儿、亲戚朋友交流被证明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不要抽烟:吸烟会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反应,从而提高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保持体重和心脏健康:如果一个人从中年开始就变得“油腻”,高血压、肥胖症接踵而至,以后会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研究显示,中年时期有肥胖和高血压可能日后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会增加12%。另外,心脏健康直接关乎大脑健康。研究结果提示,心脏健康直接影响大脑记忆区域。
●降低患有下列疾病风险: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抑郁症、听力损失等,这些疾病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南方+记者 卞德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