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是什么梗?带你认识不一样的“哈尔滨”

东莞图书馆
+订阅

近期,哈尔滨为了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推出了多项特色活动。在饭店里,从备受瞩目的“冻梨刺身”到“冻梨花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此外,人造月亮和热气球等也成为了哈尔滨的亮点之一。另外,多个少数民族轮番上场,继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展示了驯鹿的表演后,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走向哈尔滨中央大街。这些举措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享受,甚至有些变化对本地居民来说都是新鲜的,在网友眼中,尔滨已经妥妥的具备了“讨好型市格”。

PART.1

这泼天的富贵,怎么就轮到哈尔滨了?

01 网友评价笑裂了

在公众号“新华网”推文的评论区,我看完网友评价,笑裂了。

“尔滨”这副遇到“真爱”的“嘴脸”

算是被看透了

图片来源:公众号“新华网”[1]

网友:

东北人嘴挺严啊

本来想问他们要旅游攻略

一问就是

“不知道”“没见过”“没玩过”

图片来源:公众号“新华网”[1]

02 家里来客(qiě)了,掏好东西

本地人看了直呼感到陌生

图片来源:公众号“人民网”[2]

哈尔滨究竟准备了多少“大招”

优雅的冻梨花茶

图片来源:抖音号“新华社”[3]

白鲸跳科目三

图片来源:抖音号“哈尔滨文旅”[4]

“尔滨”与“阿淄”的梦幻联动

(哈尔滨文旅抖音号隔空对话淄博文旅)

图片来源:抖音号“哈尔滨文旅”[4]

“尔滨”呼唤台湾朋友们来玩

图片来源:抖音号“哈尔滨文旅”[4]

鄂伦春族都被请出来表演驯鹿了

图片来源:公众号“央视网”[5]

松花江冰面升起热气球

图片来源:公众号“人民网”[2]

哈尔滨,一种很新的“霸总宠娇妻”。

“你还是那个‘尔滨’吗?”

看完热热闹闹的互联网“尔滨”,

小编带你看看“哈尔滨”原本是什么意思。

PART.2

地名释义[6]

《黄振宇:哈尔滨地名释义》一文中,作者借鉴相关史料,就哈尔滨地名的诸种说法作以汇总。

哈尔滨地名的源起应有数百年,在官修史籍中已得到证实,《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中有多处哈尔滨地名的记载,史料说明哈尔滨这个地方是吉黑两省交界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哈尔滨地名释义有如下诸种:

一、满语“晒网场”。1898年俄国采矿工程师阿奈鲁特在《1896年吉林下航记录》一书中经访谈考证后认为,哈尔滨即满语“晒网场”之意。

二、蒙语“平地”。魏声和1913年版的《吉林地志》中写道:“滨江县,土名哈尔滨。往为松花江右滩地,江左傍近郭俄罗斯后旗界,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遥望如哈喇,蒙语称为哈喇滨。汉语讹传,又译喇为尔。土人喇、讷、尔,勒等字,俱无大区别。设治项以此地临江,且就土人之惯称,故名。”

三、满语“打鱼泡”或“晒鱼网”。1922年东省特别区东陲商报馆刊行了殷肇瀛的《哈尔滨指南》一书,其中记载:“哈尔滨三字,系满语译成汉文,即打鱼泡之意义,或译为晒鱼网三字”。

四、俄语“大坟墓”。1928年俄文版的《商工指南》记载:“按'哈尔滨’这几个中国字的大致的而且很难表达的发音意思是'安乐的坟墓’”。1933年日文版的《大哈尔滨案内》又引伸为“哈尔滨之字音与俄国语句大坟墓相仿,是为俄国人命名时业已蓄意永占此地,死后亦埋于此地之意”。

五、女真语“阿勒锦”。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市地方史研究室主任关成和在其《哈尔滨考》书中认为,哈尔滨是“阿勒锦”之音转,意为女真语的“荣誉、名誉、声誉”之意。

六、满语“渔人之滨”。1990年11月《新晚报》发表陈士平先生文章,认为“哈尔滨”在满语中“哈”就是鱼,渔人就呼“哈拉”,“滨”意为傍水。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称哈尔滨为“哈拉滨”。

七、锡伯语“渔村”。1991年4月《新晚报》发表曹熙先生的文章,认为“哈尔滨”旧称“哈拉滨”。而在锡伯语的语音结构上,“哈拉”是指锡伯族的姓氏,“滨”则指居住在沿江的锡伯族部落而言。

八、满语“扁状的岛屿”。1996年纪凤辉先生出版了《哈尔滨寻根》一书,其在遍查众多典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为满语“扁状的岛屿”。

九、扬锡春著《东北地名语源考》(199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将历史上黑龙江区域的“哈尔滨”、“哈尔芬”、“哈勒费延”3地名,均解释为满语“扁状岛屿”

十、东突厥语转女真语“天鹅”。史学家王禹浪在1999年出版的《哈尔滨地名含义揭秘》一书中认为,“哈尔滨”一词最早源于东突厥语,女真语为“哈儿温”,意即“天鹅”,后被女真人接受,便成了女真人的名词。

此外,还有女真语“翰勒水”说、“阿里合懑”说,满语“狭长的屯子”说、“胛肩骨说,蒙语“牧场”说、“肚囊”说,锡伯语“临江姓”说等不一而足。从中充分表现出了哈尔滨丰厚的文化底蕴及人们热爱故土的家乡情结。

了解完哈尔滨旅游文化和地名知识,小编推荐您阅读三本小说,进一步加深对哈尔滨认知,同时感受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当代作家梁晓声笔下“雪城”曾经的模样。

PART.3

推荐阅读

哈尔滨的冬天》

简介:天才小提琴家、顶级特工高轼珩受到委派,从莫斯科回到熟悉的家乡哈尔滨开展潜伏工作。疾驰的火车上,一连串血腥谋杀让高轼珩察觉到此次任务背后多方势力的暗流涌动。在哈尔滨,以数学家生命为代价的密电之战、对日本新战机的爆破、与顶头上司的隔空斗法……冰与火的考验中,高轼珩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战士。以此同时,他还意外被卷入一场神秘的黄金争夺战。昔日战友殒命,高轼珩决定殊死一搏,却发现自己深陷另一个更庞大的政治漩涡。

《雪城

扫码阅读

简介:在东北雪城A市,返城知青徐淑芳、刘大文、姚玉慧等人努力融入新环境,在生活的洪流中为理想而奋斗拼搏,艰难寻觅并实现自身价值。以他们的命运纠葛为线索,梁晓声将这幅现实主义长卷徐徐展开,真实再现中国改革大潮,深度还原中国人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的巨大变迁。书中人物们百折不挠的人生信念,对当代青年人的为人处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猎神

作者:王玉亮

简介:本书为长篇小说作品,展示了鄂伦春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小说以客观的角度、全景式展示了鄂伦春波澜壮阔的丛林生活,尤其是讴歌了鄂伦春民族在遭受日本侵略者侵略后,从被迫到自觉抗日的民族大义,鄂伦春热爱大森林,亲近大森林,以森林为家,他们无愧为兴安岭上的猎神!小说对鄂伦春放下猎枪,走出森林的困惑、矛盾与无奈也做了客观的展现。

图片和参考文献来源(本文借鉴公众号语言文字周报的话题构思)

[1]公众号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综合,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2]公众号人民网(ID:people_rmw),综合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证券报、东北网等

[3]抖音号“新华社”视频截图

[4]抖音号“哈尔滨文旅”视频截图

[5]公众号央视网综合上游新闻、人民网、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新闻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

[6]360个人图书馆.黄振宇:哈尔滨地名释义[EB/OL].[2024-01-09]..

东莞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

凭东莞图书馆实体读者证或在线免费注册虚拟证,登录使用东莞图书馆各大数字阅读平台!

关注“东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微服务-办证指南”了解办理读者证详情。

电子书来源:掌阅精选 QQ阅读

供稿部门:学习中心

图文整合、编辑:陈柳红

初审:银晶

审核:奚惠娟 

审定:杜燕翔

订阅号编辑:周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