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桥南:说事议事坊,议出家门口的“大幸福”

番禺融媒
+订阅

近年来,番禺区桥南街华荟社区以党建引领,依托社区人大说事议事坊,全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成功协调老旧电梯更换32台,更换物业公司,二次供水设施更换,小区供水管网破损修补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

家门口的说事议事阵地

华荟社区居委根据桥南街党工委、人大桥南街道工委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村(居)基层实践单元、实践网格、说事议事坊、民声项目库的工作要求。在华荟南景园门口,离群众家门口最近的地方,设立了说事议事坊,配备人大联络员,民情信息员,全方位、全覆盖、多渠道、聚民情、解民忧、办实事。

说事议事坊解民忧聚民心汇民力

华荟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主任陈秋瑜说道:“社区出现矛盾不可怕,关键是要解决矛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民生无小事,一点一滴一件一件都连着民心民意。在社区管理中,面对群众利益相关的物业管理问题,首先考虑以协商方式解决。”

华荟南景园小区的33栋电梯楼建于2000年至今已有20多年楼龄,虽为电梯楼但由于当年的设计及年久老化,经常出现困梯、坏梯等情况,居民群众乘坐电梯时提心吊胆,小心万分,多次向街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为解决这一难题,华荟居委及人大代表多次向上级反映并及时联系了电梯安全专业检测部门对小区内电梯逐一进行检测,经检测,所有电梯都进入了老化更换期。

面对部分业主群众的怀疑、质疑、抱怨、观望,华荟居委以党建引领、依托说事议事坊,就老旧电梯更换的问题开展“大家事·大家说·大家议·大家定”的活动。由于更换老旧电梯与加装新电梯不同,未有可参考方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组织业主群众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万事开头难,第一条老旧电梯更换从第3栋楼开始,就老旧电梯更换方案、楼层费用分担、旧电梯残值处理、新电梯品牌、施工单位等等问题,先后召开4次说事议事会议,反反复复争议商量了一个多月,终于达成了共识。

有了第一条老旧电梯更换成功经验后,华荟社区说事议事坊以党建引领组织网格民情联络员、人大代表、党员积极宣传推广第一条老旧电梯更换成功的做法,通过不断反复宣传发动接着第二条第三条及更多的老旧电梯更换成功。共召开说事议事会议44场,解决纠纷争议136宗,成功更换老旧电梯32台。

说事议事坊助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小区物业管理是群众较为关注的问题也是较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华荟社区居民群众通过人大说事议事参与社区治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管,促进了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居民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华荟南景园小区由于老旧楼宇多、电梯老化、供水管网老旧破损、绿化缺失、管理费偏低、管理方式传统等各种原因。业主与物业管理常有纠纷,多次向街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诉求,虽经街相关部门多次协调,但由于问题长年累月,一时难以解决。华荟社区说事议事坊汇同业主委员会及街道相关部门,顺应业主群众及物业公司意愿,组织发动业主群众就原物业管理公司是继续服务还是更换新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投票,小区889户业主参加了投票,占业主总户数1265户的70.28%,同意更换物业公司的有836户,赞成率高达94%。

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投票表决,使业主群众民主决策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业管理公司,促进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管。

通过华荟社区说事议事坊的实践,总结出了一条经验,那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遇事与群众商量,很多难事、麻烦事都会迎刃而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实用的民主。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戴睿 通讯员 梁文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