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有新“花样”!“锚定百千万”比学活动走进廉江

南方+

1月11日

湛江市“锚定百千万 争当排头兵”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第十场现场比学活动

在湛江廉江市举办

活动对廉江市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等进行现场观摩考评,听取该市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评分。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出席现场会并讲话,省委第三巡回督导组组长雷彪到会指导,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进泽主持现场会,市委副书记李勇毅总结一年来湛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情况并通报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湛江定期举办“锚定百千万 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促使各县(市、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集中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

去年6月份以来

结合开展“竞标争先”行动

湛江周密组织十场现场比学活动

多角度展现示范创建的做法和成效

氛围越来越浓,效果越来越好

全市对推进“百千万工程”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

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刘红兵强调,要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要求,立足地方实际,科学制定方案,全面推进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建设。各县(市、区)要先行实践、主动作为,让广东最美乡村早日出现在雷州半岛。要聚焦特色产业,加强统筹整合,拓展提升产业水平,打造高质量“湛品”品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聚焦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绿色与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聚焦建管并重,强化各方联动,夯实基础底板,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运营均衡发展。要持续总结提升,总结“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提升发展思路,抓好督查考核、“回头看”等工作,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坚持长远谋划,下足“绣花”功夫,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持续对示范创建单位进行升级打造,以示范创建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扎实推动城乡面貌改善提升。

2022年

廉江对照美丽乡村风貌带创建指引

在东部区域建成湛江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多彩良垌·醉美荔乡”良垌镇乡村振兴示范带

打造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廉江模式”

结合良垌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成功经验,2023年以来,廉江市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把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在东、西、北区域布局,积极推动创建河唇镇、高桥镇、廉江市北部山区(塘蓬镇、和寮镇)等3条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带,“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

2023年6月,廉江市河唇镇“鹤舞银湖·山水河唇”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始动工。示范带总长24公里(精品线路17公里),串联5个行政村(50条自然村),完善镇圩和基础配套设施,打造新屋仔、莲塘口和苏茅角3个特色精品村,着力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快示范带内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探索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促农”的共建共荣发展之路。

本次活动先后走进廉江市良垌中塘村和河唇镇花卉展销现场、新屋仔村和苏茅角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示范村建设情况。

跟着小南一起看看

这些地方的建设进展

中塘村

中塘村是廉江“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精品村之一,村内建成了中塘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设中塘乡村课堂,大力发展荔枝、红薯等乡村特色产业,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廉江还在良垌中塘村打造湛江市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实训基地,全覆盖完成村级书记培训,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新屋仔村

新屋仔村作为河唇镇“鹤舞银湖·山水河唇”示范带的精品村之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离廉江市区6公里,省道S293、新风大道和东环大道汇聚于此,交通十分便利。新屋仔村现有户籍人口2810人,耕地1152亩,林地4480亩。

截至目前,村内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种植有罗汉松、发财树等100多个品种的花卉苗木,全年繁花似锦,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粤西花木种植第一村”。

花卉展销基地。

花卉展销基地。

河唇镇花卉展销现场包括花卉展销基地和新屋仔十里花街,是廉江市首届花卉展销节举办地。河唇镇花卉展销现场集中展示来自全市100多种花卉品种,并为花卉行业代表、优秀花匠齐聚新屋仔,共商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共谋美丽经济建设良策搭建桥梁。

苏茅角村

苏茅角村东邻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和鹤地银湖风景区,南邻林场,北邻河唇仔村,省道S293、河新路等主要交通道路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苏茅角村是革命老区村庄,全村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00人,耕地250亩,林地600亩。

2023年以来,苏茅角村主要改造鱼头汤特色美食街、苏茅角村文化广场、打造以夜市经济为主的烧烤美食广场、打造运河两侧观光生态绿道,建筑外立面整治,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撰文】许筱倩 湛新

【图片】张锋锋 许筱倩 王绮雯




编辑 邓安祺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