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著名美术史家、美术教育家陈少丰先生诞辰100周年,《陈少丰美术史论文存》出版也提上广州美术学院议事日程。
日前,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的“陈少丰与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陈少丰美术史论文存》出版发布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一楼报告厅举行。
青年时代的陈少丰。
本次研讨会旨在回顾陈少丰对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并对陈少丰先生开拓的研究领域展开进一步研讨,内容涉及陈少丰生平事迹和崇高品格的追怀、陈少丰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国雕塑与美术考古、岭南区域美术与中国近现代美术等领域,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陈少丰先生学生代表、亲友、同事等参与此次研讨、座谈和图书发布活动。
1991年,陈少丰教授与同事、学生合影。
陈少丰(1923-1997)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史家,生前历任中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师,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陈少丰生逢新中国成立以后高等美术教育起步、发展的开创性阶段。1979年,他与薄松年、张同霞合作编撰的《中国美术史教学纲要》在上世纪80年代一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的通用教材。2000年,这本教学纲要由薄松年主持修订后正式出版,更名为《中国美术史教程》,付梓以来先后出版14次,印量多达6万余册,并被列入“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陈少丰、薄松年、张同霞编撰的《中国美术史教学纲要》。
陈少丰是广州美术学院创建发展的见证人,也是中国美术史学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亲历者。在广州美术学院和先生家属的支持下,他的学生们用心整理出版《陈少丰美术史论文存》,凝聚着对先生仁爱风骨和学术精神的深切缅怀,更彰显了新时代美术史学人对先生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活动现场。
回忆与陈少丰先生的交往时,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高度评价了陈少丰先生作为学术成就和崇高品格,称誉陈少丰先生道德文章“夙负时望,人品高尚,举世景仰,仰之弥高,赞之弥坚”。
活动现场。
“我们纪念陈少丰先生,不仅是对前辈学人的缅怀和专业发展的回顾,更是希望以此为新的起点,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艺术类大学发挥积极的学术引领作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说。
南方+记者 杨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