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国产“人工心脏”纳入医保后,广东医生给他“安上”了

健康广东
+订阅

近日

一位五旬大叔重度心衰,命悬一线

广东医生成功为他植入

一款最新的国产“人工心脏”

使其重获“心”生

据了解

这是该款“人工心脏”纳入医保后

在广东省实施的第一例植入

大幅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

57岁的梁叔(化名)已有多年心衰病史,1个月前活动后感到胸闷气促,伴有心悸,并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症状反复且有加重,严重时不能平稳休息,在当地医院就诊仍无法缓解。

于是,梁叔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进一步就诊,经检查显示,患者心力衰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出现少量反流,已处于心衰终末期

医生表示,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做心脏移植,二是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即“人工心脏”植入。

心脏移植供体奇缺,患者很可能在等待供体中不幸去世,且植入后需长期服用大量的抗排异和激素类药物。

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该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武与团队讨论后,决定为梁叔植入“人工心脏”。

据介绍,“人工心脏”装置能够模拟心脏运行功能,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部分构成。

与心脏移植不同,“人工心脏”植入不需要摘除患者原先的心脏,实际上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器泵”,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12月28日,手术如期进行。

在多学科团队的配合协助下,医生团队联合院外专家吴敏教授成功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体外循环机顺利停机撤除,梁叔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手术成功。

目前梁叔恢复良好,不久后将出院。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6400多万心衰患者。而过去15年我国心衰患者总体发生率增加了44%,目前有1000余万患者,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约100万

王晓武表示,规范化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终末期心衰效果不佳,再住院率高达47%。与此同时,心脏移植供体有限,全国每年接受心脏移植术的患者仅为600余例。“人工心脏”植入无疑给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据了解,此次手术植入的国产“人工心”(“Corheart® 6”)来自深圳,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植入式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且已纳入广东省医保,可为患者报销一半费用。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编辑:方洪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