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款特殊的“砂糖橘”火了
广西南宁的11位小朋友(身着黄色外套,被网友称为“小砂糖橘”)赴哈尔滨研学。为感谢东北“老铁”的守护,广西将189吨砂糖橘、沃柑运往哈尔滨,网友直呼“双向奔赴”。
(“小砂糖橘”们太可耐了吧~)
年关将至
砂糖橘作为“水果顶流”
稳稳成为过年水果C位担当
不少小伙伴已经“下单+狂炫”
注意了!
不要一下子吃太多
不然可能就变成小黄人了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砂糖橘导致皮肤变黄,是因为橘子(柑桔)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短时间内摄入的胡萝卜素太多,身体一时之间代谢不掉,胡萝卜素就会沉积在体内,把皮肤“染”黄,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也叫“橘黄症”。
这种症状的典型表现就是手掌、足底明显变黄,严重的甚至会有全身皮肤变黄的情况。
皮肤还能白回来吗?
可以的。
虽然“高胡萝卜素血症”这个名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是它实际上只会短时间地影响“颜值”,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停止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经过1~2周的时间,皮肤就可以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颜色,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除了橘子,过量食用胡萝卜、芒果、南瓜、菠菜、金花菜、木瓜、红薯等食物也可能会导致皮肤变黄,但在常规情况下均不需特殊治疗,停止食用2~6周后皮肤的黄色就能彻底消退。
许多网友表示:
砂糖橘一吃就停不下来
而且还上火
这是咋回事?
砂糖橘中的糖分含量不低,一般都在10%以上,这就是让你感觉“上瘾”又“上火”的“罪魁祸首”。
这个糖分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使人感觉愉悦,让我们吃得“上瘾”,越吃越快乐。
如果一次吃了太多砂糖橘,很多人会有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于是便认为“上火了”。
这是因为大量的糖摄入,特别是果糖,可能会引发人体的急性炎症。且大量的糖也会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导致喉咙干燥,引起口腔、嗓子、牙龈等部位不适。水果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能引起口腔损伤,如口灼伤综合征。
这一系列的影响,就出现了大家常说的“上火”症状。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
适量摄入,每天吃一两颗砂糖橘还是可以的。而且吃完砂糖橘后及时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果肉残渣,并且及时用清水漱口,那么你可能就不会觉得它让你“上火”了。
另外,砂糖橘性温,搭配梨、黄瓜、柚子、莲子、莲藕等凉性食物一起吃,可以有效防止“上火”,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凉性饮品也很适合。
注意:砂糖橘清香酸甜,但并非没有禁忌,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腹泻人群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看表皮
砂糖橘的表皮看着特别粗糙,表面还有一个个小颗粒的,选这种准没错。表皮看着很光滑的,这种可能是经过保鲜或者打蜡的,也可能是跟砂糖橘长得很像的贡橘。
看大小
挑砂糖橘时,不能买太小,当然也不能买太大的,一般橘子的直径4~5厘米左右的品质和味道较好。太小的砂糖橘吃着会带有酸味,太大的砂糖橘纤维多,口感不太好。
看叶子
另外,在购买砂糖橘时建议一定要挑带绿叶子的。因为叶子能保护砂糖橘,让它的营养和水分不易流失,更新鲜,也能适当延长砂糖橘的保存时间。如果砂糖橘的叶子看着发黄、且卷边严重,那么这种砂糖橘存放的时间较久了,可能不够新鲜。
最后提醒大家
砂糖橘虽甜
可不要贪多哟!
来源:央视网、科普中国、人民网科普等
编辑:方洪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