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河道环境一天天地变好,蓝天碧水、风吹清扬,看着美景,我们住得也更舒心。”漫步县城连江河岸,阳山县阳城镇群众李女士对沿河环境很是满意。
阳山积极推动河长制提档升级,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
近年来,阳山县以落实河长制工作为抓手,锚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多措并举地促进河长制提档升级,不断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并充分运用技术手段,着力构建全覆盖、全天候、智能化的河湖视频监控系统,河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多措并举
守护“绿清美”环境
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阳山县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以落实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地促进河长制提档升级,不断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河道保护治理成效明显。
开展河长履职,压实工作职责。2023年以来,阳山多次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议,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机制,将巡河制度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每条河有人管、有人巡。2023年,阳山全县208名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4万多次,巡河发现问题388个,解决问题388个,处理率100%。
强化督导落实,河道管护行动取得实效。2023年以来,阳山大力开展“清四乱”“河道清漂”专项行动,将“清漂”专项行动和“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结合,同安排同部署,水域岸线长期存在的乱建乱占、乱倒乱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漂浮垃圾进入河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水生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全县累计处理河湖“四乱”问题16宗。
凝聚工作合力,全民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阳山全面加强河道管护,宣传治水方针政策,突出节水行动、河长制、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宣传重点,不断提升群众治水护水意识及参与治水行动频次,全民携手共同整治。
“河小青”志愿者开展护河行动。
同时,阳山还通过“河小青”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负责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养殖场排污、河道水面漂浮物、河道岸线占用及河道水质进行综合巡查,并对河道及岸线进行保洁维护,确保监督管理无死角,有效改变了治理前抛撒垃圾、偷排污水、侵占河道、河道淤积等现象,在全社会营造了全民参与“河长制”、全民共护母亲河的浓厚氛围。
目前,阳山全县有“河小青”注册志愿者6115人,达到本县常住人口数367725人的1.6%。全县13个乡镇已成立“河小青”志愿服务队,167个村(社区)已成立党团志愿服务队,护河志愿者团队覆盖到村一级。同时,“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在阳山县护苗公园和阳山县青少年宫设立护河志愿驿站,并成立一支县级“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和七支镇级“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助管阳山县15条碧道。2023年,全县开展护河志愿行73场,参与人数超过2200人,参与巡河护河志愿活动总人次达到全县常住人口数的0.6%。
智慧监管
提升河湖管护智能化水平
在连江河(阳山县城段)上方,无人机正在沿着河道排查。监控画面上,哪里有垃圾、漂浮物,哪里堆放了杂草、污水排入河道,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阳山构建的无人机巡河水务监管子系统。
2023年,阳山建成了中小流域“智”值无人巡护系统。该系统克服无人机应用中的短板,设立无人机巡河水利监管系统、无人值守停机坪系统,通过远程操控即可实现无人机远程备飞及常规飞行动作。
利用智慧无人机巡河服务新技术,通过设定需求,可对重点流域、敏感时段进行航拍并及时上传航拍照片至服务器,获取关键数据和图像信息,从更高的视野、全方位洞察各个河道的情况,并从水生态监测数据出发,整合与管理方所无法应对的超大规模全量多源数据,还可竖向对比多期查看河道情况和沿河建设变化情况,对特定流域进行全局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和监测中小河流“四乱”问题,帮助水利行政部门来做分析和决策,有效保障了流域的整体安全和稳定。
此外,2023年12月,阳山县水利局投资近200万元建成了“河长制”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覆盖阳山县县城及13个乡镇,建设42个监控点位,包括22台400万智能高清网络球机、33台400万高清红外摄像机、6台400万智能高清网络球机(高位),以及一套视频监控系统等,可实现实时远程监控河道水位、大范围河道及河道周边区域、进出车辆情况。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管理人员可通过PC端管理平台及移动APP端对前端的设备进行查看实时的视频及录像回放资料,及时了解发现河道水面及两岸保洁、水利设施破坏、入河排污、非法采砂、河道巡查等河道状况,为“河长制”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支撑。
目前,阳山县依托全域河湖视频监控系统,整合要素资源,建立了集“告警定位、分析研判、调度处置”于一体的河长制可视化监控中心,构建了“空、天、地”一体的立体监管体系,通过打好“技防+物防+人防”组合拳,可明显提高河道管护效率。同时,通过配强人员力量,规范处置流程,使河湖监管治理更加“眼明手快”。
阳山县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范鹏科介绍,通过河道沿线摄像头远程监控等方式,大大节省了河长制办公室用于核实河道问题及整治情况的工作时间,缩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更好督促河道问题的整改落实。
小江镇沙寮大桥位置的绿水与黄昏。
下一步,阳山将持续深入开展河长制工作,通过“河长制”可视化监控系统推动河湖管护信息化、智能化,为河湖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推动水环境常好久清,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大家共同参与,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新画卷。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孟齐飞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