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保护区十二时辰》
新年伊始,凤凰山保护区首次发现了中华鬣羚!是不是超激动!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保护区,我们宣讲团队可是制作了一部超棒的《凤凰山保护区十二时辰》科普宣传片哦!这部片子会带你走进保护区的神秘角落,让你看到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有那些超神秘的动物们。快快期待一下,一起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吧!
动物精灵简介
子时--中华豪猪
身披长硬的棘刺,这些刺最长能达到35厘米,就像一根根箭。一只豪猪身上带着足足2万枚以上的“箭矢”,所以中国豪猪又叫箭猪。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则出来找食物吃。
丑时--果子狸
果子狸外形似家猫,从鼻梁到额顶有一道白纹,左右脸颊又有大块白斑,双眼周围还有白眼圈,与脸上其余地方的黑毛对比分明。故又称花面狸。是昼伏夜出的杂食动物,常在晨昏时分活动,寻找蜗牛、鱼类、蛙类、蜥蜴、鼠类等。
寅时--中华穿山甲
头面、颈背、体背及两侧、四肢外侧、尾背腹部覆盖着坚硬重叠的鳞片,似盔甲,能对身体起保护作用。体表鳞片排列似鲤鱼的鳞片,又称其为鲮鲤。中华穿山甲仅食蚂蚁及白蚁,对蚁的种类也表现出选择性,是高度狭食性动物。挖掘能力极强,营地下穴居生活,洞穴是穿山甲居住、产仔、育幼、躲避不良气候及天敌的场所。
卯时--白眉山鹧鸪
中国东南部特有种类,分布范围窄狭,其额及前头部白色,并有一道显著的白眉,因此得名。常在林下茂密的植物丛或林缘灌丛地带活动。主要以橡子、浆果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时常用脚在地上刨食。
辰时--赤麂
灵巧的躯体和细长四肢能在密林、草丛中活动自如,且能疾走,在密林中疾走时掀起臀部,低垂头部,巧妙异常。它主要取食多种植物的枝叶。听觉敏锐,生性胆小,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它会发出犬吠一样的声音,而且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奔跑。
巳时--紫啸鸫
国内分布很广的一种杂食性善鸣鸟类,喜欢待在溪流边草地上觅食玩耍,全身蓝紫色,眼睛和羽毛都非常漂亮,在山涧辨识度很高!性活泼而机警。在地面活动时主要是跳跃前进,停息时常将尾羽散开并上下摆动,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午时--白鹇
在广东的亚种多、分布广、外形漂亮、机敏灵活、吃苦耐劳、生命力强和为本省群众熟悉等特点,无可争议地顺利当选为新的省鸟。通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性机警,会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
未时--野猪
然从“三有”名录中除名,但仍受野保法保护,不能随意捕杀、食用。野猪的虽然体重不如家猪,但性情刚烈、攻击性强、体型粗壮,头部较大,四肢短粗,毛色一般较深,呈深褐色或黑色。野猪一般集群生活,会挖洞居住,且是唯一以挖洞而闻名的有蹄类动物。
申时--灰背鸫
因其上体及整个背面羽毛都为灰色,而被命名。主要以昆虫为食,此外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等。繁殖期间极善鸣叫,主要是为了吸引异性以及与其他同类交流,鸣声清脆、响亮、传递远,从凌晨天空渐亮到傍晚不停地鸣叫。
酉时--中华鬣羚
形似山羊的壮实有蹄类动物,毛色以黑色为主,但四肢下部和臀部毛色为对比明显的棕红色至锈红色。活动隐秘、性情羞怯的独居动物,拥有比较固定的家域,会沿着固定的路径定期巡视家域范围的各片区域。
戌时--鼬獾
夜行性动物,入夜后成对出来活动,穴居于石洞和石缝中,白天一般都隐居洞中,喜好在干涸的水沟或小溪边觅食,用脚爪和鼻吻扒挖食物,活动范围小而固定,出入循一定路径。以蚯蚓、昆虫、小鱼和鼠类等为食,亦吃植物的果实和根茎等,为杂食性动物。
亥时--豹猫
因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所以豹猫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体型和家猫差不多,但比家猫更加纤细、腿更长。会爬树、善游泳,身手十分敏捷,喜欢在水塘边、溪沟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鼠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皆可成为它的美餐。
你知道吗?红外相机就像是个神秘的“偷拍器”,记录下了动物们在保护区里的点点滴滴。从珍稀濒危物种到那些憨态可掬的小家伙,都在镜头下展现了真实的自己。
而我们的护林员,就像是自然界的导游,他们带领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动物世界。这里有温馨的家庭生活,有为了生存而奋斗的励志故事,还有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取得的辉煌成果。
想象一下,当你亲眼看到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动物们,是不是觉得大自然的神奇和神秘感扑面而来?所以,别再犹豫了!让我们一起跟随护林员的脚步,走进这片神秘的动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别忘了关注和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动中来,为这片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鉴于网络图片版权问题,本文所配图片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敬请谅解。
“潮安发布”编辑部
编审:刘俊雄
责编:王晓丹
编辑:林思彤
来源:凤凰山保护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