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务,归期不定”……向人民警察致敬!

广州青年
+订阅

2024年1月10日

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从小种下的警察梦

历经风雨洗礼

终于茁壮成林

从此

少年幸运地找寻到了自己的方向

带着不一样的藏蓝色的梦想启航

来源:国安宣工作室

生活中的人民警察

也值得大家的尊敬

“有困难 找警察”

不仅仅是一句标语

更是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肯定

来源:青微工作室(窦楠楠、邹卓文)

勇斗间谍的国安卫士

宋斌是20世纪80年代末

参加工作的一名干警

谈起自己深夜徒步20多公里追查间谍的经历

他并不觉得值得炫耀

一路上没有路灯

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有一个手电筒,也不敢常亮着

有月光的地方就关了手电筒

这样的经历

不过是宋斌口中的“平凡事”

就连一件他亲历的大案

也没能激起他内心太多的波澜

2011年8月的一天中午

湿热的西双版纳气温接近40摄氏度

化装成船老大的宋斌蹲守在澜沧江边

“当时接到上级通报

一起重大间谍案件的嫌疑人李某

已经潜逃至西双版纳

意图从这里偷渡出境。”

下午2点

守了一个多星期的宋斌终于看到

远处走来了一个身影

“他戴着鸭舌帽,背着双肩包

外貌着装都和嫌疑人特征很吻合

他看到我是船老大的样子

就主动过来,想让我载他‘过河’”

确认嫌疑人身份后

宋斌亮明了国安干警身份

怎料李某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宋斌面前

“他叫我放他一马

还从背包里拿出一沓美元和20万元人民币

我当时就说

‘你妄想!我们是国安干警

怎么可能放过你’。”

宋斌与从不远处冲过来的战友

一道控制住李某

将其押送回了国家安全机关

谈及当时的惊心动魄

宋斌只是笑笑

“我也算是经受住考验了吧。”

不是说人多时

要假装不认识你吗?

近日,阿曼(化名)

到校门口接孩子放学

想给女儿一个惊喜

没想到,9岁的小姑娘

见了爸爸却撒腿就跑

好不容易追上女儿

小姑娘望着爸爸

有点委屈地问:

“不是你说的

在人多的地方见到你

要假装不认识吗?”

阿曼的身份

是云南楚雄的一位缉毒警

“失联”的6个月里

他和他的4名队友一起

在边境执行任务

手机上一条写着

“出任务,归期不定”的短信

就算是道了别

阿曼他们来不及与家人

好好地说声再见

悄悄背上行囊便匆忙出发了

“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出任务的时候

意外碰上家里的人

那会儿我老婆看到我

第一反应就是装作不认识

转头捂住孩子的嘴就走”

阿曼略显尴尬地解释道

“后面孩子长大了

就知道在外面见到我

要装作不认识。”

“爸爸任务结束了

你不用装作不认识爸爸了……”

阿曼的话没说完

女儿含着眼泪

紧紧抱住了爸爸

为什么说人民警察是

“人民卫士”?

据1月9日公安部发布会上消息

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

共有253名民警、164名辅警

因公牺牲

4565名民警、3311名辅警

因公负伤

共授予(追授)

一级英模5名、二级英模143名

公安队伍是一支

有着光荣传统和英雄辈出的队伍

是和平时期

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

他们在和平时期

默默守护我们的生活

在紧要关头

奋勇前行、逆行而上

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危急时刻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有“1”个号码时刻在线

无论何时拨打,都有回应

有“1”群人“技能满点”

不论大事小情,只要你求助

他们是真上,主打“0”差评

他们就是人民警察

如今,大家遇到危险时

都会下意识地拨打“110”电话

寻求人民警察的帮助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为何是“1” “1” “0”这3个数字?

当代人是如何报警的?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

广州“110”报警台的发展历史

你不了解的

广州“110”发展历史

报警电话为什么是“110”

兼顾简单易拨和防止误拨。由于旧式电话是转盘拨号,拨1时间最短的,拨0最长。快速拨完两个1后,再拨一个长时间的0,既简单易拨,也不容易出错。

广州110报警服务台成立

1986年1月10日,广州110报警服务台成立——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创立110报警服务台。

广州110走向全国

1987年6月9日,公安部发文向全国推广广州110报警服务台的运作模式。

广州110进入计算机时代

1996年12月,广州110报警服务台正式使用计算机接处警,率先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1997年7月,广州110报警服务台启动各区分局的电脑系统联网。开启了110报警服务计算机网络时代。

广州110接警大厅提档升级

2000年,为亚运安保指挥调度提档升级,广州110建设综合指挥调度平台。2003年,广州110新大厅正式启用,并沿用至今。

广州110的第一宗报警电话

广州110《业务工作大事记》第一页内记录着广州110的第一宗报警电话内容,这也是新中国响起的第一声110报警电话铃声。

1986年1月10日凌晨3时15分,广州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员报警,说店内财物被盗。值班员记录后马上通知辖区的派出所出警处理。民警很快到场,嫌疑人闻风抛弃赃物逃跑。

110接警员

每位110接警员都是录入神手,100字/分钟是最基本的要求,部分接警员录入速度甚至达到200字/分钟。接警员也是键盘杀手,在110台,键盘的平均寿命是2.5年。

1名110台接警员1年生成的警情记录字数约2148300个,相当于2.5本红楼梦。

看到这里

不知大家有没有疑问

21世纪的今天

报警方式又有哪些变化?

怎样才是正确的报警姿势?

“当代人如何报警”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今天

一起向中国人民警察说声“节日快乐”

愿每一次出警

都能平安归来

编辑 | 青年君

来源 | 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国家安全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客户端、法制日报、平安广州

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

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