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教育局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幸福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明确目标统筹推进
化州市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提高重视程度。为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化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全市中小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实现途径、关键环节及评价等,同时各学校结合实际,对劳动教育进行再设计、再规划,形成因校制宜的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确保了劳动教育推进的目标明确和方向正确。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化州市教育局通过明确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德育股作为统筹推进股室,通过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
强化劳动课程建设
在学校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年版2022年修订)》等形成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设立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化州市中小学共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约26万课时。
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2023年,化州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等文件精神,转发《转发关于开展2023年茂名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活动的通知》,主要通过组织开展评选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积极加强劳动教育的职责,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目前,全市120多所学校已建设本校的劳动教育基地。9月21日,在化州市那务镇中心学校召开2023年化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是开展校内多姿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拟定活动主题,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劳动能力,分学段设计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7-9年级)、高中(10-12年级)四份劳动清单或不同活动形式,明确学生应当完成的劳动任务。
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做好校内卫生。各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工作中来,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理,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负责制等。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各校根据学校校园环境特点设立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到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如南盛中学开辟了700多平方的劳动实践基地,通过班级分地栽种时令蔬菜、山姜、番薯等;橘洲小学到青火劳动实践基地种植蔬菜种子并开展野炊活动。
强化家校联动,培育学生劳动习惯
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化州市教育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南方Plus对各校开展情况以及经典做法进行宣传报道,各校也充分利用专栏、板报、手抄报、微信、会议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劳动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校内刊登劳动教育专栏板报400余板。
二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家长在家积极协助、指导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劳动教育300余次。
劳动教育成绩突出
化州市获得茂名市教育局颁发2023年茂名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共55个,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25个。2023年化州市学校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共颁奖176个,其中一等奖71个,二等奖64个,三等奖41个。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中小学(包含中职)被评为“茂名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获颁牌匾。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要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观念作为“劳动之魂”贯穿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阵地、各个时机中去。二是建立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强化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三是对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提升劳动教育的落实力度。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化州市教育局德育股 李鸿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