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数字化和快速发展时代,社会治安防控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近年来,广州在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近日又成功获得“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这不仅是广州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实践的成果体现,也是城市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展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广州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各项创新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智慧护卫,广州安全先行
广州,这座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城市,在社会治安防控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广东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市公安局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创新构建智能感知、动态布防、要素管控、应急处置等精准警务“四张网”,不断提升超大一线城市数据、网络和实体“全维度”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平安广州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市公安局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智慧安防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力量,也体现了对市民群众安全的深切关怀。
首先,全区域感知网络的构建,通过安装多维度的智慧前端感知系统,覆盖城市重点部位、治安复杂场所的每一个角落。这个网络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和评估潜在风险,从而实现对异常行为的快速反应。其次,智能化感知网的实施,标志着市公安局在治安管理中融入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这个系统能够预测和识别犯罪模式,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种预警系统不仅提高了公安机关对打击犯罪活动的响应速度,也增强了市民群众的安全感。
此外,动态化布防网的建立,使得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治安需求的精准治安管理成为可能。这个网格化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每个区域的特定需求和风险特征制定和执行定制化的安全策略。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确保了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得以实施。市公安局还搭建了扁平化的处置网,以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创新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响应机制,推行“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快速联动响应处置策略,极大地提升了治安控制的效率。通过升级“广州街坊”群防力量共治机制,广州公安动员了超过67万名群防群治力量,有效地夯实了社区防控基础。
这些智慧安防举措的背后,是广州公安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在广州这片热土上,公安队伍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更是城市发展和市民群众幸福的守护者。
水上堡垒,全面防控新力
广州市内水网密布,水域涵盖东至惠州,西至佛山,北至清远的海域及内河水域,水网的复杂性给治安管理带来挑战。
近年来,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水域”,护航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智慧海防工作目标,深入推进水域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水上治安管理,严厉打击水上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提升水上应急救援能力,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有担当的高素质水上铁军,为平安广州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水域环境。他们在“一张图、四张网、五类库、九机制”的整体架构下,实现水上治安防控“多维覆盖、布局优化”,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布局建设和运行机制提档升级。
水上分局民警开展水上巡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上分局在打击水域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海警、海关和海事部门的紧密协作,他们建立了“1+3”水上防控圈层,有效打击和预防水域犯罪活动。2023年3月,南沙区公安分局水警派出所依托水上治安防控巡查机制,在一次日常巡查中截获可疑快艇,并成功控制3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大量毒品,取得了显著战果。
此外,水上分局在提升水上救援能力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建立了专业的救生员队伍,不断完善救助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救生设备和船艇保障,提升了水上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与此同时,水上分局还加强了与海事局、打捞局、蓝天救援队等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广州市水上应急救援机制的建设。
轨道联盾,协调联动新策
随着广州地铁网络的迅猛发展,其面临的安全挑战也日益增加。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的地铁网络不断扩张,客流量巨大,尤其在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期间,密集的客流不仅给地铁运营带来压力,也对公共安全构成挑战。
公交分局民警在地铁站内带犬巡逻。
在应对广州地铁安全挑战的过程中,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首先,面对地铁客流量的剧增,特别是在节假日如“五一”和端午假期,公交分局采取多方位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这包括与各警种、各区公安分局及广州地铁集团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覆盖地铁站内外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公交分局牵头负责整体协调,确保从地铁车站到周边地区的安全。
公交分局民警在地铁站内疏导客流。
公交分局还强化地铁站口的治安管理,通过“人防融合关怀”和“物防融合服务”策略,提升了通行效率和运输效率,有效防止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此外,公交分局还制定了“同频共振”机制,即根据实时警情和客流监测,同步启动安防等级和安防措施,确保了地铁乘客的安全。在地铁安防立体化方面,公交分局采取多维度措施,包括深度分析治安问题、整改风险隐患、强化关键部位的保护等。通过综合治理站口乱象、筛除危险因素,以及强化警力资源整合,公交分局有效提升了地铁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
水域前沿,港航治理新举
港航领域作为广州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面临复杂多变的治安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涉及众多的港口和广泛的水域范围,还包括多元化的治安风险,如水上走私、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和瞒报危险货物等。这些问题对大湾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要求公安机关采取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理措施。
港航分局民警在南沙港区岸线巡逻。
与此同时,在基层建设方面,港航分局通过加强派出所建设,建立了更为精密的最小应急单元,提高了对复杂水域环境的治理和应急响应能力。这种向下延伸的治理模式,确保了从基层到高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为广州港口和水域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港航分局在治安管理和隐患整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创新策略的实施,治安案件的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及时破获多起案件。此外,隐患整改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并整改,有效预防了可能的安全事故,保障了广州港口和水域的安全稳定,为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南沙方案》落地实施和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港航分局民警在大沙头珠江夜游码头驻点值勤。
新愿景
广州公安在智慧安防、创新治理、协调联动、全面安全这四大领域展现了卓越的表现。他们不仅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策略,还展现了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实力和领先理念。广州公安经过努力,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增强市民群众安全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广州公安将继续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以高品质警务护航广州高质量发展。
成绩
在确保水域安全方面,2018年到2022年,水上分局共救起落水群众469人;而在2023年,他们救起的落水群众数量达到126人,救助成功率持续维持在历史高位区间,有效地维护了市民群众在水域活动的安全。
2023年,公交分局在治安案件查处率和破案率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抓获在逃人员数量同比大幅上升。
在打击犯罪上,2023年,破获刑事案件数同比增长22%,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提高4倍。
来源 | 信息时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