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反腐,关键要避免周期性的推倒重来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青的蜂

“那些年的眼泪白流了!”

这是许多球迷看完央视反腐专题片播出中国足球领域反腐案之后的共同感受。

屏幕上,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书记杜兆才,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3位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主角纷纷“亮相”,引起广泛关注。

这些年,中国足球带给球迷的失望太多,假球、黑哨、黑金贿赂事件频现,腐败问题正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而从专题片揭露情况来看,足球领域形成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正如陈戌源在片中所说,“中国足球腐败不是在一个方面,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假球成风。

足球场的魅力就在于纯粹,任何关心和热爱足球的人都难以接受假球。

但对于投入大量感情的国足球迷而言,未免要失望了。

李铁两次带队冲超,背后都有大量假球,比如在一场凭实力就能赢的比赛中,花费1400万元收买对方俱乐部,600万元收买对方球员。

以管窥豹,那些年“金元足球”盛行,许多球队都在“烧钱”,这样的现象会是个例吗?

其次是“潜规则”盛行。

从专题片中,我们第一次得知,保级、准入、裁判判罚是可以被安排的,国足主教练的位置是可以花钱买的。

陈戌源还没有上任,就有人各自送上了30万元“搞关系”;李铁为了“上位”,前后付出了300万元。

从中不难看出,足球圈长期存在“小圈子”“拜码头”“搭天线”的乱象,从中国足协到教练球员,许多人都成为歪风邪气的一部分。

还有就是监管缺失。

中国足协全面负责管理工作,也在反腐斗争中扮演着“守门人”作用,相当于既是组织者又是监管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容易造成监管空白、监管套利。

比如杜兆才很早就陷入“靠体育吃体育”“靠足球吃足球”的利益怪圈,这使得他面对假球赌球举报时,根本不敢抓、不敢管,把调查改成研究,查不出任何问题,处理不了任何人。

今年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第30个年头。

回望中国足球职业联赛30年,从龚建平,到南勇和谢亚龙,再到李铁、陈戌源等,一波一波的腐败侵袭,说明足球圈亟待猛药祛疴、刮骨疗毒。

这一次的反腐,不仅仅是打掉几名贪腐人员,而是要彻底搞清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坚定去行政化、管办分离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让腐败因素和腐败势力彻底失去土壤,还绿茵场清朗的生态,避免周期性的推倒重来。

“用真实实力赢了会更快乐。”

在专题片中,有小球员一语道出了足球的真谛。

足球是圆的,权力和金钱无法捏造它的形状,只有在梦想和激情的碰撞中,才会抵达那最原始的快乐。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还是有很多孩子带着梦想走近中国足球,我们要呵护好这份热爱,下定决心走“长征路”,彻底告别急功近利和歪风邪气,把青训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为中国足球夯实基础。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