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溪头村:璞归溪头,旧貌新颜两相宜|“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发展纪实

广州从化发布
+订阅

编者按:

2023年11月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上,公布了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其中,从化区入选首批典型县名单,1个镇、13个村入选首批典型镇村名单。近期,我们走进从化区的1镇13村,一探“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发展实践,并推出“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发展纪实专栏报道。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从化良口镇溪头村

↓↓↓

02:03

如果你热衷于追求绿水青山的山林之美,热爱山高林密、峡谷幽深的自然特色景观,那么这里,会是你的下一个寻趣目标。从化溪头村竹林青翠、山谷蜿蜒、池塘错落,周边还有一道瀑布飞流而下,底下潭水清澈见底,恍若仙境。

溪头村位于从化区良口镇北部

“长寿村”“美女村”等美誉

原生态的古朴村落

赋予了这片土地浓厚的韵味。

精心打造

小山村成热门旅游地

溪头村建于明代末期,距今已有450年历史。这里是流溪河的源头,因此命名为溪头村。

2005年,溪头村迎来了一个改变的机会。从化区投入资金完成了旅游路径、排污渠道、金紫里文化广场、溪头石巷等硬件设施建设,整合出狮象相守、黄茶杜鹃、溪源幽谷、猛虎踞石、蔡家古堡、天溪幽径、鳌鱼跃水、溪头雪海、流溪源头等联溪十二景。

在打造溪头村的同时,溪头村重视对文物的保护,让文物与溪头村相得益彰。循着流溪河的源头,可以看到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群屹立在此——“谷田围”“济阳里”“金紫里”,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这些历史古迹散发着古朴气息,在保护与传承中重新焕发光彩。其中金紫里建于清道光年间, 和村中其他广府建筑不同,为客家围屋风格,也是村内热门的旅游景点。其他民俗文化和工艺,如造纸工艺、竹编工艺等等也同样受到重视。当前,溪头村正着力建造文化长廊、村民休闲娱乐及体育设施,以文化赋能优良民风家风。

溪头村依托优美的自然资源,着力培育了一批特色的农旅产业链例如,每年推出的溪头李花节,深受珠三角游客欢迎。来溪头,可观万亩李花绽放如雪,观红叶如火,品乡村美食,饮清澈山泉,溯流溪源头,购乡土特产……因此,溪头村先后荣获了“省级旅游特色村镇”“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文明村”“广州市美丽乡村”“广州名村”等称号,被评为首批“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2015年2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2023年1月至10月,村集体收入达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预计为3.5万元。

争先创优

培育文明乡风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明乡风、激发亿万农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工程,是“百千万工程”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撑。

溪头村把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作为考核村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美好家庭”“新乡贤”“道德模范”等系列活动,涌现了蔡伟航等一批甘于贡献家乡的乡贤事迹,弘扬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形成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同时,创新“志愿者+村委”的工作模式,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超130人,每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超2000个小时,获得群众和村民好评。

溪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云宇介绍,该村在2022年1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红白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红白理事会的成立很好地抵制了陋习,村民们都很乐意支持和配合。在红白理事会的工作下,村里讲排场、大操大办的现象越来越少。”蔡云宇说。

溪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云宇

平时,溪头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殡葬信息联络员会通过入户宣传、村广播、流动广播车、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倡导村民群众文明祭祀,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增进辖区村民对红白理事会的了解,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因地制宜

实现强村富民

溪头村盛产水果,每年的3-4月出产青梅,用青梅泡出的酒果香浓郁,并且十分解暑,深受游客们的喜爱。6-7月出产三华李,这里的三华李皮脆肉爽、汁多果大。9-10月出产柿子,这里的柿子很甜且无核,村民多用来制柿饼。12月至次年1月出产砂糖桔,这里的砂糖桔清甜可口,客人们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既新鲜又好吃,周边游客都慕名而来。溪头村为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积极引导动员村民结合当地山区实际,开展各类水果、红松茸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有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溪头村的土特产同样深受游客欢迎。溪头村组织动员村民利用本地特色农产品和自然资源,结合乡村休闲旅游带来的市场需求,开展笋干、山水豆腐、果干等农副食品加工,拉动村民年平均经营性收入增加约1.2万元。目前溪头村已开办市级家庭农场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提供良好平台。

通过先富带后富,培养了一批依靠种养一体、兼营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方式的致富带头人。其中,退役军人蔡伟祥创立了溪头第一家豆腐作坊,返乡大学生蔡驰乘着“美丽乡村”浪潮,创新“农业种植+乡村旅游”新模式,带动了村民就业。支持和引导村民经营特色民宿、农家乐。至今,溪头村农家乐、民宿、商店商铺等超过110间。

未来,溪头村将继续以户外拓展为特色,依托登山徒步道、亲水绿道、溪头古巷、水库竹林等原生态景区和产业资源,倾力打造以“看得见碧水青山,记得住美丽乡愁”为理念,建设以“共享、共建、共生”为特色内涵的国家级乡村旅游胜地,打响从化旅游品牌,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文图:陈宝怡 部分为资料图片

视频:刘骏杰

编辑:莫静贤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