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广东水上交通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广东水路旅客运送量6903.2万人次,同比呈上升趋势;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没有发生较大等级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事故起数比2022年下降31%,水域搜救成功率达98.5%。
随着春运将近,广东水路出行将迎来高峰。广东海事局副局长郭伟斌介绍,预计琼州海峡、海岛游、珠江夜游、客渡船的客流量较同期大幅增加,全省海事部门将全力做好春运期间水上交通保安全、保畅通、保服务工作,让旅客的水路出行“平安、健康、便捷、舒畅”。
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同比全面下降
“2023年,广东海事局大力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推进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郭伟斌介绍,去年广东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水上交通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相比2022年全面下降,分别下降了31%、64.2%、55.6%、85.7%。
在重点领域隐患治理方面,广东海事局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联合开展商渔共治专项行动,对沿海13个地市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商渔船碰撞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33%、55%。另外,广东全年没有发生列入统计的船碰桥事故,内河船涉海运输案件同比下降84%,全年没有发生涉海运输内河船事故,涉砂船舶海事事故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3%和67%。
与此同时,广东智慧海事建设再上新台阶。珠江口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已完成升级改造,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首个全面独立应用的国产船舶交通管理系统。1月5日,广东省重点船舶智能监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国内首创船舶驾驶行为动态监测预警和水路导航两大功能,可对船舶、船员、通航环境、重点桥梁进行实时动态感知。
相对应,广东水上搜救能力稳步提升。郭伟斌介绍,2023年,广东水域组织开展搜救行动286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189名;搜救成功率98.5%,比2022年上升2个百分点。全省新增6个县(区)级水上搜救分中心,目前,广东省累计挂牌39个县区级搜救分中心,省、市、县(区)三级搜救指挥体系进一步健全。
全年共保障424.72万艘次船舶安全进出港
随着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迎来新阶段,水上交通安全也面临新挑战,海事部门如何做好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郭伟斌介绍,广东海事局发布了广东沿海主要公共航路公告,构建起“三横十三纵”的广东沿海公共航路网架构,为船舶海上航行提供安全指引。
2023年,全省安全保障船舶进出港424.72万艘次、港口货物吞吐量25.24亿吨(其中危险货物吞吐量5.98亿吨),旅客运送量6903.2万人次,同比均呈现上升趋势。
为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广东海事局成立了工作专班,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海上交通安全保障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同时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设施装备的技术安全标准研究,从源头降低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安全风险。在保障海上风电建设方面,构建了贯穿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的海事保障体系。
此外,广东海事局还为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等交通涉水项目建设,提供了海事专业技术配套支持和现场交通组织服务。2023年,这些重点工程施工水域没有发生纳入统计的水上交通事故,完成“零污染、零事故、零伤亡”工作目标。
珠江口是广东水上运输的大动脉,每天过往该水域的各类船舶达4000多艘次,该水域航路复杂、涉水活动多、港口繁忙,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突出。广东海事局通航处处长钟锡泉介绍,自去年12月20日“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交通组织一体化”试行以来,航道通航效率、码头使用率和船舶周转率较以往有明显提高;船舶动态报告次数减少了50%以上,提升了珠江口交通组织效能。
此外,广东海事部门预判,2024年广东水路春运主要有三个特点: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繁忙,水上观光旅游需求旺盛,渡船出行客流量大。为做好水路春运工作,广东海事局将加强预警预控、安全检查和安全提醒。“春运期间,我们将派出全国最大的公务船“海巡09”,到珠江口等重点水域开展巡航执法,保障船舶航行平安、顺畅。”钟锡泉说。
南方+记者 陈薇 张子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