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火爆全网,听说有人一口气能炫10斤!但吃多了会...

东莞疾控
+订阅

这两天被一款特殊的“砂糖橘”疯狂刷屏了

原来是有一群

来自广西的身穿橘黄色外套的小朋友

勇闯哈尔滨游学

受到了哈尔滨的款待

并被网友们送上外号“小砂糖橘”

为了感谢东北居民的热情照顾

广西出手了

1月5日下午

满载着189吨砂糖橘、沃柑的11辆车

从广西南宁出发,运往哈尔滨

看着两地的亲切互动

我是既感动又嘴馋

因为眼下确实到了吃砂糖橘的时节了

砂糖橘可是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水果之一

有的人一口气能“炫”10斤

根本停不下来

但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各位:

砂糖橘虽美味

可一定要控制住量!

01

炫得太多,竟会变成“小黄人”?

早晨买的砂糖橘,吃完中午就变成了“小黄人”。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砂糖橘富含使其呈现橘红或橙黄的类胡萝卜素。

人体具有可以转化来自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为可吸收利用的维生素A的功能。

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类胡萝卜素可在小肠粘膜和肝细胞中成为维生素A原的视黄醇或视黄醛。

如果在短时间内吃了较多砂糖橘,就会导致摄入到体内的大部分类胡萝卜素在肠道中不能完全分解代谢。

再加上大多数类胡萝卜素是疏水性分子,会自然地和细胞膜、脂质体(亲脂性成分)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致使黄色素沉着在毛细血管分布较丰富的皮肤内和皮下组织中,使鼻尖、鼻唇沟、手掌和足底部出现皮肤黄染现象,临床上称为胡萝卜素血症。

不过各位也不用担心,这种皮肤变黄的“病症”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均衡膳食、合理营养、足量饮水就会自然恢复正常肤色。持续时间根据总体营养健康状况而定,最长为2周至6周消退。

02

桔子吃多了会引发高钾血症?

近期,浙江杭州一医院接诊了不少高钾血症患者,有人甚至还确诊了尿毒症,一问都是桔子惹的祸。

姜叔(化名)今年56岁,家有果园,最近蜜桔上市,姜叔经常边采摘边吃。每天都要吃四五个才过瘾。

在果园干了半个月活,姜叔突然觉得手脚发麻、肌肉酸痛,他自觉是干活累到了,毕竟他去年还体检出来有慢性肾病,体力不如以往。慢性肾病每个月都要定期复查,这次到了复查时间,他进医院一做检查,把医生吓了一跳——肌酐超过800μmol/L(正常男性53-106μmol/L),血钾也高达7.1mmol/l(正常浓度3.5-5.5mmol/l),而心率只有40次/分(正常人安静情况下心率为60-100次/分),姜叔被诊断为尿毒症、高钾血症,随时可能会有心脏骤停的可能。随后,姜叔被当地医院紧急收治入院进行治疗。

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据报道,2021年1月的一天,本身患有肾病的蒋先生,一口气吃下了5个桔子后,突然晕倒在地,后被紧急送往医院。

检查报告显示,蒋先生的肌酐高达1700umol/L,血钾也高达7.2mmol/l,而血钾正常浓度为3.5-5.5mmol/l,诊断结果为尿毒症、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幸运的是,经过医院及时地血液透析、降血钾等抢救治疗,蒋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普普通通的桔子怎么变得这么危险呢?

“每年都有好些因为吃水果导致高钾血症的患者。”医生表示,因为短期之内进食大量的水果导致高钾血症,进而查出尿毒症的患者并不在少数。

不过大家也不必因此惊慌,这些患者原来就有肾病基础。对于健康人来说,当摄入的钾离子多时,排出的钾离子也会增多,并不会有高钾血症的风险。

桔子富含钾离子。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过多钾离子,而功能不全的肾脏拼尽全力也不能将过多的钾离子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高钾血症。而高钾会直接抑制心跳和呼吸,不进行及时治疗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毛豆、香蕉、葡萄、桔子、猕猴桃、蘑菇、菌类、紫菜等都属于高钾食物,有肾病基础的人群要少吃。

03

除此之外,吃太多还会上火

很多人吃橘子后会出现嗓子发干发涩、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其实就是吃得太多,导致“上火”啦。

其实,这是因为橘子的高糖分所导致的。由于橘子的含糖量高,可能会诱导一些急性炎症反应,同时过多摄入糖分,也会使喉咙感到干涩。

比如,砂糖橘含糖量大概是11%,一般吃10个左右,已经达到人一天的糖的限量了。

虽然砂糖橘有很多营养,比如维C等,但热量同样不容忽视,如果一顿真的吃上20—40个,基本就相当于摄入一顿正餐的热量了。

砂糖橘虽甜

可不要贪多哟!

— END —

来源:健教部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深圳大事件

制作:黄梦琴(健教部)

初审:黄红星

审核:谢伟光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