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研院所遇上京彩未来,一个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科技孵化为一体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由此诞生。
近日,数字空间共同体联合实验室在东莞汇成大厦举行挂牌仪式。该实验室是全国唯一的数字空间实验室,由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华南分院暨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联合东莞新三板上市企业京彩未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彩未来”)联合创建。
院士出席,专家齐聚。挂牌仪式上,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华南分院暨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鹰,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陈云等院士专家受邀出席。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上如何破除痛难点?实验室的成立,对一个地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有怎样的赋能意义?实验室落户东莞后,又如何服务好当地的政府和企业?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挂牌成立后,院士专家们对数字经济以及实验室未来发展进行热议。
李鹰:1+1=N,建立数字经济共同体平台
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发布主题是1+1=N。
作为数字空间共同体联合实验室的创建者、负责人,李鹰表示,这一主题有多重含义。两个“1”可以是指1家上市企业和1个科研机构,两者强强联合构建了一个可以衍生N种可能性的共同体平台。两个“1”还可以指1个为1个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和1个数字空间创新平台,两者相加吸引N个京彩空间未来成员加入,从而最终实现数字经济助力实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数字中国与数字广东的先行者,李鹰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就是数字和大数据。据统计,全球现在物联网的连接数量已经是十倍于人的数量。通过传感器的物联网将生产环节链接起来,再将数据运输到后台形成“云架构”,用人工智能支撑运算,最终生产线完全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数字空间共同体联合实验室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如何实现?他指出,实验室将为企业插上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科技的翅膀,另外一个是金融的翅膀,在资金、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赋能企业。实验室还会将科研的成果进行转化,最终为大众、为社会、为TO B的企业提供新的工具、方法,产生新的效益。
管清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痛点是思想意识
“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企业是双刃剑,而对于大企业来说是必选项。”在管清友看来,数字经济热潮来临后,对于企业来说,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不能一概而论。
管清友指出,事实上,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化的问题,而是整个企业系统升级,包括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甚至对整个产业业态都产生影响。对于大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探路探索较早,已经形成了肉眼可见的模式。中等企业也已经在转型。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惊险的一跃,跨过去就是一个新的天地,跨不过去就可能被淘汰。”管清友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大的投入和思想意识的转变,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考验。其中,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痛点则是思想意识转变,钱的投入是第二位的。企业能不能跟得上数字经济或数字产业发展的速度,能不能抓得住数字经济发展脉络是关键。
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和难点,政府管理部门、商协会以及共同体实验室等第三方机构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一方面帮助中小企业抱团,把握好数字经济脉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的集中,从而来降低投入成本。
对于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的成立,管清友认为,数字空间共同体的提法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种新的共创共享的商业模式。它在数字平台上搭建了一个权责利合一系统,形成一个各方能够共担风险,共同享受企业发展活力的新格局。
陈云:数字空间实验室要打通产学研壁垒
“事实上,产学研的壁垒,各个国家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在陈云看来,中国在产学研过程中存在几大难点,一是产业和科研的中间环节有缺失,部分企业没有动力去投入科研,还是秉承着短平快的“拿来主义”那一套;二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并不具备产业转化的能力,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脱节;三是科研人才培养有欠缺,科研人才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四是受国际形势的影响,顶尖的人才培养遇到瓶颈。
国内的产学研的几个方向都有不同的问题和壁垒,但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教学、人才的培养。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成立后,陈云指出可以从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两个方面赋能共同体的合作伙伴。
“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竞争力,最终会落到人才竞争。”陈云指出,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是一个产学研转换的很好的平台,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是核心技术的引领,而数字空间共同休成员是很好的传播者和试验田,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的应用转换。为加速发展,实验室可以定期组织考察团去“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考察,在实施过程中提升数字化能力、培养国际化视野。与此同时,还可以与当地政府一起联合建立人才培养课程,将国际的职业教育引入国内,更好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链接
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签下首个数字产业课题
近日,数字空间共同体实验室签下首个数字产业课题研究项目。挂牌仪式当天还举行了京彩未来数字空间共同体10个成员签约仪式。
京彩未来总经理窦金国表示,未来,数字空间共同体联合实验室将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在空间产业多场景应用与发展,将建立集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科技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实验室将在制造企业数字化、数字产业、智慧应急等领域赋能政企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是一个机遇!”京彩未来数字空间成员之一、深圳优彼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翟优表示,加入数字空间共同体对公司来说是拥有了一个大后方的平台,会为自己的初创公司带来人财物的支持。未来,他计划做小而美的团队、作难而有价值的事情,深耕政企数字化赛道,聚焦核心能力提升。
“加入共同体后,可以提升我们的交付能力,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后台保障。”京彩未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康甲富表示。康甲富的北京团队有四十多人,现在将整个团队组合成四个不同方向的发展团队,成为共同体的成员,主营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等方面的业务,每个团队都能无后顾之忧的轻装上阵,实验室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产品研发与交互的技术保障支持,不仅如此,京彩未来还提供资金保障。“京彩未来‘科技+金融’的数字空间共同体发展模式,加快了我们发展的步伐,对未来更有信心。”康甲富表示。
南方+记者 施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